例如台灣光復之初,1945年11月8日《新生報》發表題為〈國語問題〉的社論,當中即明言:「台灣話是中國話的一種,完全是中國話,比中國國語所帶漢族的古音更多,訕笑『南蠻鴃舌之人』是錯誤的……台灣話也是一種有國魂的中國話。」其後語言專家魏建功、何容等人抵台推行「國語運動」,經過普遍的田野調查後,對於台灣話性質的廓清,更加證明《新生報》該篇社論論點的正確與可靠。
在現代語言學的研究中,閩南語被認證為「古漢語」的「活化石」,例如以「鼎」稱呼炊具,以「箸」稱呼「筷子」等等。捨「閩南語」之稱,改名為「台灣台語」,表面上看似消滅的內生其中的「中國性」,其實反而坐實了學者呂正惠的質疑:
台灣講閩南話的人,對此完全不具備歷史認識,反而把閩南語當成「台灣話」,然後把他們所謂的「台灣話」和「中國話」(或「北京話」、或者「中國普通話」)完全對立起來,認為是兩種完全不相干的語言,天下還有比這個更荒唐的「知識」嗎?
「台灣台語」將成「準國語」?教育第一箭令人費解
在賴清德總統「建立台灣主體性的國家認同」的宣示下,「閩南語」被變身為「台灣台語」或許已是不可逆的「大勢所趨」,而且「台灣台語」也越來越有被推上「神壇」成為「國語」的味道,難道這才是賴總統念茲在茲「雙語」政策的「真面目」?也是「務實台獨工作者」致力於「洗滌人心」的重點項目之一?倘若如此,賴總統請別忘了過去閣揆任內力推「雙語國家」路線,結果落實下來「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結果,負評如潮被批評為「雙語教育烏托邦,語言和知識皆空」。
眼前「閩南語」更名為「台灣台語」已箭在弦上,賴總統「建立台灣主體性的國家認同」即將往前邁進一大步,可是台灣社會與年輕學子的歷史見識,以及長年以來眾多有志之士推動語言的「多元主義」,卻是被狠狠地往後推了一大把。
教育做為國家百年樹人的大計,擺在台灣眼前的問題與難題多如牛毛,結果執政者與教育部眼中的「首要之務」,竟是將「閩南語」改名為「台灣台語」,實在令人費解。如果當政者滿腦子想的只是急著要去除語言的歷史根源與本來面目,並重新賦予其全新的政治涵義,看來最後終究註定要弄巧成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