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將伊崮喜瀾觀點:氣候變遷「劍拔弩張」,創新能源「神來一筆」

2024-08-01 06:20

? 人氣

核能「創客」橫空出世,轉型再添生力軍!

更令人振奮的是,一批核能「新創」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除了上述的Helion Energy,還有加拿大的Terrestrial Energy、英國的Moltex Energy等新創,都在釷基溶鹽反應爐領域「闖出一片天」。美國的TerraPower、Oklo等新創(科技產業資訊室,民111年1月;WIKI,2018),也紛紛投入小型模組化反應爐的設計。這股核能創新的「盛世」,讓人看到核電復興的「璀璨」前景。有了這些「生力軍」助陣,能源轉型的腳步勢必更加「勁道十足」(許瓊方,民112年11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能源系統「柔性化」,創新核能來「助攻」!

更重要的是,隨著再生能源佔比日益提高,電網「柔性化」勢在必行。也就是透過儲能與需求面管理等手段,調和再生能源發電的波動性。而創新核能也能在其中扮演吃重的「助攻」角色。例如,在尖峰用電時,核電廠可快速「增載」,彌補太陽能、風電供電「斷崖式」下跌的缺口;反之,在用電低谷時,核能發電「煞車」,避免供過於求(Roeth,2020)。如此一來,“nuclear”和“renewable”就可形成「你儂我儂」的「黃金拍檔」,為電網穩定共同打拼。

電網「智慧」大升級,AI+核能「聯手」護盤!

當然,電網韌性的提升,少不了AI等智慧技術的「金援」。透過大數據分析,AI可預測再生能源發電量,提前「備妥」儲能;也能依據天氣狀況,動態調整核電機組出力,讓供需平衡更有「彈性」。搭配上新型電網技術如虛擬電廠、微電網等,分散式能源與集中式電廠就能「各司其職」,形成更「靈活」的電力系統。在這場電網「蛻變」中,AI與核能可望成為「聯手護盤」的一對「神搭檔」!

公眾參與「解鈴還須繫鈴人」,溝通「殺手鐧」不可少!

當然,在推動創新核電的同時,公眾參與和溝通也不能少。畢竟核能太久沒有出現在「鎂光燈」下,難免讓許多人「聞核色變」。但只要用科學證據「擺事實、講道理」,相信大眾定能慢慢接受這個「可愛」的新朋友。關鍵是要讓反核、擁核陣營都能「放下屠刀」,以開放的心胸溝通。因為面對氣候變遷這個攸關人類存亡的「終極魔王」,我們沒有內耗的本錢,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創造「皆大歡喜」的結局!

核能「翻身」之路漫漫,「民主」良方來解套!

不可否認,核能要重拾公眾信任,還有一段「陡坡」要爬。但透過公民電廠參訪、公眾諮詢會議等方式,讓民眾「近距離」接觸核電,了解其安全防護,化解心中疑慮,相信「民主」終能戰勝「成見」。台灣在公民參與方面向來「不遺餘力」,若能發揮「立院質詢」的「殺氣」,來為新核能「辯護」,說不定核能「翻身」之日,就指日可待了!畢竟在「公投」的年代,沒有什麼困難是「民主」不能解決的!

氣候「絕地大反攻」,創新核能「神救援」!

綜上所述,氣候變遷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人類再不採取行動,恐將「萬劫不復」。在這場「星球大戰」中,核能創新就像天外飛來的「神救援」,為人類永續發展帶來新希望。它讓我們看到,只要敢於擁抱突破性的技術,再大的挑戰都能迎刃而解。也許未來的核電廠,不再是令人「聞之喪膽」的「煉獄」,而會是造福萬民的「伊甸園」也說不定!

因此,與其將核能「妖魔化」,不如以更理性、更創新的視角來「解構」它。在這個電力需求高漲、極端氣候頻仍的「膽戰心驚」時刻,我們需要核能這個「無名英雄」挺身而出,扛起「救世主」的大任。畢竟在能源轉型這場「硬仗」中,多一個「戰友」總比少一個強。只要核能科技持續突破,安全、經濟、環保等顧慮都能迎刃而解,它定能成為當今人類走向永續發展的「定海神針」。

無論「棄核」還是「毀核」?未來能源請別「隔離」!

面對未來能源組合,我們不能「隔離」任何選項。「棄核」不等於「毀核」,尤其,更不應該把核能「污名化」。

*作者為國立大學工學博士/教授副主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