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監院不得不提到監委陳師孟,很明顯地他高舉「護扁」大旗,一副「護主」護到底的姿態,等於「縱容」阿扁不但可以自由走動,更可以隨意發言針貶時政,還可以幫自己兒子站台,做姚文智的市政顧問,而中監與法務部完全在狀況外,根本控制不住他,也就是阿扁這一位「保外就醫」的前總統/貪汙犯成為逍遙法外「自由人」,他每一次發言,每一個動作都成了憲法與法制最大的諷刺,更成了蔡政府推動司法改革最大敗筆。
陳師孟可能還在沾沾自喜自己的「打藍不打綠」的政治操作(在宜蘭農舍案中調查中,陳師孟的報告被同仁指為「放水」,他還表示若要重寫還是會表揚林聰賢善用資源,當然陳金德同樣沒問題。請問如此有既定立場的監委,能調查得出真相嗎?),殊不知這樣的操作完全破壞監察院的最核心功能—確保文官體制的中立運作與各級政府官員官箴與施政品質、效率,不在這個立場上推動制衡機制,自甘墮落成為阿扁或蔡政府的打手,難怪從促轉會的張天欽口中自動流露出一付「東廠鷹犬」的嘴臉,連應該成為青天御史的監察院都已自動歸建成為東廠的隨附,可悲可嘆啊!
重點是誰讓這整個民主體制墮落到如此不堪地步?曾國藩曾提到,「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往前,孔子就提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從小英上台之後,一黨共好便成為她用人的核心價值與標準,所有各級政府及公營企業的位子「逢藍必打,逢綠必護」,口口聲聲的「朝野大和解」「朝野要團結」從頭到尾都是沒有兌現過的當選支票。
觀察蔡政府的用人既是如此講究一黨共好,對於國家長遠的人才培養頗為不利,更麻煩的是這種用人唯親而非以才以德為標準的作風,根本就是破壞文官體制,還有觀察小英施政始終遭民眾詬病,民調始終低迷,執政黨政績不佳,主因就是用人唯親又所託非人。
最明顯的案例就是北農總經理吳音寧的任用,迄今吳的所作所為很難看到在專業上或在市場管理上對於台北市民與所有供應北農農產品的農友們有特別的貢獻,在媒體上的諸多報導裡大多數是有關於吳的負面訊息或柯P市長與民進黨或小英在吳音寧身上所做的政治攻防……。她的前任韓國瑜也因著這種政治上的攻防成了被執政黨「藉機修理」的對象。好在是韓國瑜在賣菜與經營北農上有他自己的風格與口碑,民進黨對他的「牽拖」反倒幫助他能在高雄這塊綠地上自由揮灑,這應該是執政黨所意想不到的吧!
執政績效不佳,小英的改善措施不是更接近民眾,只知道行政加碼,不斷地運用各級行政資源,也不斷地加碼綠色的各級政府,許多看起來具有良善美意的政策,可惜多半滯礙難行,民怨加不滿,小英好像都聽不到、聽不進去,但是頻頻動用行政優勢與資源,破壞行政中立的基本精神與作法,民進黨毫不以為意,無怪乎被人質疑是在選前「政策買票」,可是小英政府/民進黨根本視為理所當然,毫無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