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至今,歐洲議會、英國國會、法國國會3場重大的選舉,都出現極為戲劇化的戲碼,各方媒體的報導很多,過程我們就不再贅述,至於結果,法國《世界報》的一篇報導標題相當有代表性:「我們知道誰輸了,但我們不知道誰贏了」,英國、法國與歐洲議會的選民都表達了他們的不滿、顛覆掉現有的執政團隊,但是新的政治組合,不用說還不能保證光明的未來,連究竟能否穩定執政都還是個問號。
今年歐洲各場選舉,「反移民」是歐洲選民共同傳達的心聲,今年歐洲議會的投票率創下20年來的最高點,超過5成的投票率顯示,歐洲選民面對當前情勢的焦慮。
在全體歐盟國家同時舉行的720席歐洲議會選舉中,主張限縮移民政策的各國右派政黨取得重大勝利,特別是政治主張經常踩紅線的極右翼政黨,在法國、義大利、奧地利都成為得票最高的政黨,在德國、比利時也贏得排名第二多的席次。歐洲議會最終雖然還是中間路線政黨組成的政治聯盟維持多數,但是極右派政黨議員人數暴增,形成有力的反對勢力,過去數十年歐盟整合、德國與法國中間派的政治領袖說了就算數的年代,已經回不去了。
「反移民」、要求保護國內勞工就業
歐洲議會雖然是歐盟最高的民意機構,但是在27個複雜的國家政治整合過程中,一直是象徵意義高過實質政治力的組織,歐洲議會沒有主動立法的權力,只能建請歐盟執委會擬定法案、或是通過歐盟執委會交付審查的法案。今年歐洲議會選舉創出高投票率,可以視為歐洲人民的一次集體公投,共同要求歐盟官員與各國政府,限縮移民、保護國內勞工就業。
歐洲議會的「會址」是三頭馬車在運作,準確傳達了這個組織的象徵意義,議會總部設在法國史特拉斯堡,一個月有4天的會議,但是秘書處卻設在盧森堡,而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還有另一個與史特拉斯堡規模相近的大會議場,許多重大議案的討論與表決,還是在布魯塞爾舉行。
歐洲議會的議員、秘書處與歐盟官員們,頻繁奔波在法國、盧森堡、比利時之間,外加各自在國內參與政治活動,所有人都是一人身兼數職,頭戴多頂帽子隨時替換。
不過,歐洲議會近年積極強化職能,與歐盟執委會的立法案件數量逐年增長,今年高舉「疑歐」大旗的各國極右派政黨議員人數大增,進入象徵歐盟統一的歐洲議會後,牆外的野蠻人進入體制,最終是否能促進歐盟進一步的整合,或是在議會裡升高與中間路線傳統政黨的對立,值得我們後續仔細觀察。
法國 馬克宏政府財政赤字破表
現在比較麻煩、眼前就有大危機的是法國。表面上,馬克宏掌政下的法國經濟活力充沛,巴黎股市不斷創下新高,法國企業在全世界仍然有競爭力,以今年6月底的收盤價來計算,全歐洲公司總市值最高的25家上市公司來排名,法國就有10家,而隔壁的德國只有4家,法國有LVMH、Hermes、萊雅等全球龍頭精品與化妝品公司,有賽諾菲等大藥廠,從全世界源源不絕供輸獲利回巴黎總部,而德國擅長的汽車、機械、工具機等,卻因為高度依賴中國市場而陷入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