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薇怡觀點:混亂的大選、低迷的經濟─我們知道誰輸但不知誰贏

2024-08-07 07:00

? 人氣

施凱爾接手的英國經濟狀況並不理想,從2016年至今,英國經濟平均每年只有微不足道的1.3%成長,勞工實質薪資則已經多年原地踏步,英國的公共醫療系統(NHS)每況愈下,病人平均要幾個禮拜才能看到醫師,目前排隊看病的病人人數已經超過600萬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保守黨政府補貼民眾購屋的政策(類似台灣的新青安)造成房價大漲,反而使得中產階級更加無力買房,兩年前的電費與瓦斯費用失控暴漲,不只一棒打昏保守黨政權,造成今年選舉保守黨大潰敗,更催生了數以萬計的「無家可歸戶」。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英國每1萬人就有50名無家可歸戶,他們有的流浪街頭、有的在政府的安置所內,還有數以十萬計的孩童無家可歸,這個景象猶如第三世界國家,成為施凱爾政府極大的挑戰。

完成脫歐卻面臨經濟頹勢

英國花了6年時間才完成「脫歐」大夢,但是擺脫歐盟的牽制,卻沒有讓英國獲得經濟自由,英國經濟在COVID19中重創,2022年好不容易回到2019年的經濟規模,又遇到當時的新手首相特拉斯自己搞出的金融風暴,英鎊與英國國債暴跌,國家差點崩潰,英國經濟活力淪為G7國家的後段班。此外,英國雖然在烏俄戰爭中堅定站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身邊,但是俄羅斯的寡頭富豪原本都以倫敦作為海外經營與金融基地,烏俄戰爭爆發後,英國也為了力挺烏克蘭而失去了俄羅斯的財富,金融中心地位受到重大損傷。

長期站在勞工一邊的工黨,在執政後也高舉「經濟增長」的大旗,聲稱讓英國經濟重新展現動能,是執政後最優先的任務,但是,工黨面臨的困境沒有單純的解藥,例如倫敦的房地產市場持續下挫,商用不動產價格跌至10年來的新低點,今年倫敦市的辦公室買賣金額竟然只有25億英鎊(約新台幣1,000億元),相較於去年暴跌了28%,首都房地產價量齊跌,經濟頹勢要扭轉極為困難。

英國經濟活力疲弱。(台灣銀行家雜誌)
英國經濟活力疲弱。(台灣銀行家雜誌)

歐洲混亂的政局,與低迷的經濟其實是一體兩面,相互拉扯,劇烈的選舉雖然在政治上產生了結構性的改變,但是經濟卻仍然深陷迷霧,同時堅持保護勞工、追求環保零碳,又希望企業能大舉投資的歐洲,還在泥濘的戰場尋求出路,他們或許真得等到烏克蘭戰爭結束、重建烏克蘭的投資活動開始之後,歐洲經濟才會獲得新的動能。

*作者曾在金融業任職,長期觀察國際經濟情勢,本文選自176期台灣銀行家雜誌,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