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傳說是閻羅王下令打開鬼門關,讓眾鬼魂出來人間遊走一個月。因此民間在七月有諸多禁忌,如不宜辦婚慶,或入厝、店家開張等,小孩也盡量不要夜間在外遊蕩避免撞到鬼。而七月十五的中元節,除住家外,各公司商號,甚至科技業者,也都擺供品普渡「好兄弟」,而「乖乖」更是必備供品之一。此並非連科技公司的主管們也都迷信鬼神,而是相信人性,因為大家都要祈求平安。
祭拜鬼神的另一層意義其實是崇敬自然,天底下有太多無法預料,以及單憑一己之力無法逆轉的事,如戰爭、天災等,這是當代人類的共業,只有多積善修福,才能減緩或降低災難的危害。因為敬天畏神,所以會隨時反省自己,不可逆天行事而違反自然,破壞生態,才能共謀全人類的福祉。
追根溯源,中元普渡的由來,是佛教中所謂的「孟蘭盆節」。典故出自《佛說孟蘭盆經》。傳說佛陀座下號稱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以天眼通看到亡母在餓鬼道中受苦,為救拔亡母卻苦於自身力量太微薄而無能為力。佛陀乃告訴他可在七月十五的「僧自恣日」,齋僧供養。集合廣大僧眾之願力,而能讓母親得以脫離惡道,這是真正的大孝,所以盂蘭盆節也是「孝親節」。
而「僧自恣日」的緣由,則是佛制要求僧眾在夏季閉關自修(所謂「結夏安居」),不要外出行走化緣。除顧及夏天氣候濕熱,外出恐怕會感染獐癘疫疾外,也避免誤踐蟲蟻而傷及無辜生命。此很像我們在COVID-19疫情期間,為確保健康大部分人都居家工作避免外出的情形。
僧眾們經過閉關一個月的精進用功,解夏(出關)之後,大家對於所研習的經論都有更深入領悟,於是集合在一起互相討論,並作心得報告。佛陀親自見証了眾弟子的成就,十分歡喜,因此也稱為「佛歡喜日」,在這一天也可接受廣大信眾的供養,並為信眾們祈福。因此具有精進、養生、護生等積極性意涵。
而除齋僧外,再衍伸至普渡遊蕩在三界中的孤魂野鬼,希望也都能脫離痛苦,更是博愛慈悲的表現。普渡的「普」字,是廣澤三界六道有情,所謂「不獨親其親子其子」,也就是不計親疏愛憎、識與不識,都要與其廣結善緣,並作無條件的布施。就佛法而言,是視一切眾生都是「如母有情」。認為過去多生多劫中,沒有一個眾生不曾當過我的母親,所以佛弟子要發廣大宏願幫助度化一切眾生,這是極其崇高的目標。典型的例子是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偉大悲願。
當然這是佛法實踐的極致,世俗人可能不容易體會做得到,但就世間法而言,不論經營各大小企業,或在公民機構服務,若與同儕、客戶,甚至偶遇之人,都保持良善友好關係。竭盡所能幫助一切人,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更是能讓工作順遂事業成功的不二法門,因為施比受更有福。
可見農曆七月絕不是陰森森的月份,而是可以累積很多善行的,應稱為「吉祥月」。中元普度更蘊含著慈悲、祥和等正面意義,不能僅以迷信視之。
*作者為環保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