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強制家貓植入晶片是保護或風險?從國際經驗看台灣的動保新政策

2024-08-22 05:40

? 人氣

作者認為,台灣推動「家貓強制植入晶片」政策是落實飼主責任和提升動物福利的重要一步。(資料照,翻攝自pexels)

作者認為,台灣推動「家貓強制植入晶片」政策是落實飼主責任和提升動物福利的重要一步。(資料照,翻攝自pexels)

隨著台灣家貓數的快速增長,農業部近期預告「指定犬為應辦理登記之寵物」草案更名為「指定犬、貓為應辦理登記之寵物」,強制貓為應辦理登記的寵物,最快從2025年9月起施行,違反規定者將面臨最高新台幣1.5萬元的罰款。這項政策雖立意良善,旨在提升寵物貓的動物福利和飼主責任,卻也因健康風險而引發了動保團體與獸醫師公會間的意見分歧,究竟為寶貝植入晶片是保護或風險?身為飼主的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個動保新政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植入晶片如何進行

植入晶片的方式是透過注射器將米粒大小般的微晶片注射到貓咪肩胛骨間的皮膚下,在植入過程中可能比抽血稍痛,但由於只是瞬時注射,不需要局部或全身麻醉,有些飼主擔心注射器在貓咪的皮膚創造一個開放性傷口會非常疼痛且難以照顧,但獸醫表示該傷口雖需要1週才會完全癒合,但只要當下像抽血過後進行一般止血,返家後則無需特別上藥,據我的經驗,如果擔心貓咪疼痛不適,在植入晶片前2-3小時服用Gagapentin,貓咪在放鬆的情況下幾乎無感。然而,然而,飼主應該注意,光是植入晶片並不意味著完成了寵物登記流程,有很多令人遺憾的案例是在寶貝走失後冀望晶片在協尋時能派上用場,卻發現晶片根本沒有聯絡資料或不是最新資料,讓植入晶片的主要功能無法發揮!

植入晶片的風險

植入晶片雖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程序,但與任何醫療程序一樣,總是存在副作用的風險,包括:晶片位移及注射部位出現腫瘤。這裡所謂的腫瘤通常是纖維肉瘤(Vaccine-associated sarcoma, VAS),是一種侵襲性癌症,但根據2006年由Vascellari等人發表的研究,貓咪植入微晶片後發生纖維肉瘤的風險極低,甚至可以說比施打疫苗的風險更低。

植入晶片的潛在影響

「家貓強制植入晶片」政策實施後每年必須施打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Rabies)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的一種人畜共通疾病,這種病毒屬於單股RNA病毒,主要影響哺乳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一旦引起神經症狀的死亡率為100%,所幸目前許多國家已成功消除了狂犬病,目前全球衛生組織(WH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等國際組織也正積極推動「零狂犬病」計劃,目標是到2030年完全消除人類狂犬病的威脅。

以台灣而言,在歷史上雖曾有逾50年沒有發生人類感染狂犬病事件,在當時被列為全球少數非狂犬病疫區之一,但自102年狂犬病捲土重來後已重新被列為狂犬病疫區,且於103年起全國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已加強狂犬病預防注射稽查與裁罰,依規定,民眾如家中有飼養犬貓或其他陸生食肉目動物(如:雪貂、白鼻心、浣熊等),即應於3個月齡帶至動物醫院施打第一劑狂犬病疫苗,之後再每年補強施打狂犬病疫苗1次,倘未依規定完成狂犬病疫苗注射,將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緩。儘管開出高額罰款,但許多貓咪飼主仍沒有讓寶貝施打狂犬病疫苗,主要原因是寵物貓幾乎不會外出,感染機率小(狂犬病感染對象以狗為主,約占8至9成),且政府也因無法掌握家貓名冊難以開罰,因此,儘管貓咪仍有感染狂犬病的風險,比如走失期間或遭感染的蝙蝠或囓齒動物闖入家中等,但因為坊間流傳貓咪施打狂犬病疫苗會提高癌症風險,因此貓咪飼主多半不會主動要求施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