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遲不報復以色列,伊朗在等什麼?

2024-08-23 07:10

? 人氣

由於衝突各方共識難尋,如果協商結果仍是再度僵持,那麼談判本身將能發揮緩衝作用,為伊朗即將進行的報復爭取協調與準備時間。(美聯社)

由於衝突各方共識難尋,如果協商結果仍是再度僵持,那麼談判本身將能發揮緩衝作用,為伊朗即將進行的報復爭取協調與準備時間。(美聯社)

2023年10月新一輪以巴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與伊朗的對峙持續升溫,7月底的兩起事件更讓雙方來到交戰邊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是以黎邊境衝突。7月27日黎巴嫩真主黨疑似對戈蘭高地(以色列佔領地帶)的邁季代勒舍姆斯(Majdal Shams)發動火箭襲擊,造成12名以色列兒童與青少年死亡,以色列隨後在7月30日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擊斃真主黨軍事指揮官及戰略部門負責人舒庫爾(Fuad Shukr)。

接著是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Ismail Haniyeh)遇刺。7月31日,哈尼亞在德黑蘭出席伊朗新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就職儀式、會晤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之後隨即與保鑣共同遭遇暗殺,以色列雖未正式認責,卻是各方公認的幕後黑手。

而這兩起事件導致伊朗揚言報復,也將中東局勢推到了伊以大戰的邊緣。此後關於「伊朗報復」的各種風聲層出不窮。

第一波風聲發生在事件當天。例如7月31日《紐約時報》援引3位伊朗官員消息,稱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已下令直接打擊以色列,以報復哈尼亞在德黑蘭被暗殺;《華盛頓郵報》也在7月31日報導稱,哈米尼對內表示為哈尼亞之死報仇是「我們的責任」。

第二波風聲湧現在事件後幾天。8月2日,Sky News Arabia稱有「西方匿名情報來源」表示,伊朗和真主黨可能在8月12日至13日的「聖殿被毀日」(Tisha B'Av)襲擊以色列;Axios新聞網則在8月4日披露,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對七國集團(G7)外長表示,伊朗和真主黨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天內」襲擊以色列;接著是拜登(Joe Biden)在5日稱,伊朗可能最快在5日或6日發動攻擊。

當然,上述日期預測隨著時間推移已被先後淘汰,但中東局勢還是沒有完全脫離緊張,近期兩個新事件又讓外界對於「伊朗是否報復」議論紛紛。

首先是立場溫和的伊朗副總統辭職。8月12日,伊朗副總統扎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以「對新內閣感到失望」為由,宣布辭去就任11天的戰略事務副總統職務。由於扎里夫曾在魯哈尼(Hassan Rouhani)總統時期擔任外長、參與2015年的伊核協議起草與簽署,既是伊朗改革派陣營要員,也是這次改革派新總統裴澤斯基安的政治盟友,如今選在風聲鶴唳時刻火速離職,有部分評論因此指出,這是伊朗強硬派動手前的「內部清理」,是局勢即將升溫的重要訊號。

本篇文章共 10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