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現在的景況來看,台灣未來陷入供電不穩、電價持續上揚的風險非常高,但除此之外,也會衍生其它問題與風險。例如,廢核後政府怕缺電,所以持續增加電力建設,但問題是增加的主體是火力發電,綠電能增加的有其限制(台灣不利於發展風光綠電),火電的碳排與污染都遠遠高於核電。
台灣會因減碳無功、企業會因排碳高而在對外經貿上受影響。輕一點的是「花錢消災」,繳納碳關稅了事,但多繳稅會降低產品競爭力;重則被套上貿易障礙,兩者對台灣經濟、經貿出口都不是好事。
雖然反核人士都說核電非綠電、RE100(一個倡導企業用100%綠電的組織)未納入綠電,但這種說法與眼界都是錯誤又短視。事實上,歐盟、G7等或已承認核電為綠電,或已開始倡導國際多用核電(為減碳)、承諾不再反核;國際能源總署更是用白話文直接說:不用核電、不可能達到淨零碳排。
今日德國面臨因能源價格導致企業外移提高,其因在十多年前的廢核決策,決策者當年的總理梅克爾已下台回鄉養老;台灣走在德國後面也可能終究要面對此問題,而當年廢核決策者蔡英文也已下台、可以眼不見為淨,倒真應了蔡英文當時對李遠哲說的:2024年後不干她的事。倒楣的是民眾與企業,必須承受錯誤政策的代價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