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太白金星為什麼煩─馬伯庸反串「西遊」

2024-09-15 05:50

? 人氣

而馬伯庸現在面臨的情況呢,市面上的諷刺作品已經夠多了,而當代中國的吏治,其實也已不算糟糕,畢竟有了網路這等神仙手段,你就算要說遠超古代也不為過。當代社會人、公務員身處的環境,並不是那種政府整個擺爛失能、無法無天的險惡;當前的體制是仍在有效運作的,而且是有底線的,即便破了,一般也還得盡量縫縫補補拉回來,並不會說所有人都放棄治療,都甘心墮落,變成王八蛋。當代人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內卷」與「內耗」。所以你如果繼續一味渲染那體制是多麼的黑,「體制化」的人又是多麼的壞,現實意義已經不會太高;相對的,《西遊釋厄傳》所蘊含的,「如何在複雜的環境裡做人做事」這個題目,對今天的讀者來說,就仍有很大的價值;而對今天的創作者來說,在秩序仍然存在,且基本受到認可的情況下,如何兼顧「體制」與你的「真我」,這就更是一門值得深挖的課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於是,馬伯庸讓太白金星李長庚在這一場大戲的磨練之中,間接瞭解了當年大鬧天宮的內幕,也領略了玉帝和西王母這些頂級領導的權謀手段──就是「黃老道術」或者說「不沾鍋」的最高境界:你想做的事、想解決的困難,只要稍微在關鍵之處撬動體制和人情世故的力量,就全都有人幫你辦了,而你自己仍能高高在上、不沾因果。作者借老公務員李長庚的解讀,把這一切的關竅深入淺出地在我們面前攤了開來,而經歷了這些的李長庚,也終於有所體悟,讓停滯多年的修為再度得到成長。

《西遊記》原著最後,唐僧在凌雲渡看到自己的屍體漂流而下,這個魔幻的場景在歷代得到過多種解讀,其中一種比較多人講的,也是馬伯庸這本書採用的,是說唐僧要在這裡剝離「人性」與「神性」,成佛的是神性的金蟬子,人性的陳玄奘則要回到東土大唐。而作為九九八十一難策劃人的太白金星,看到這一幕也有所感悟,也剝離了自己,神性的部分就繼續作為無情的辦公機器,人性的部分就轉生到人間,成為一個詩人。什麼詩人呢?這裡就不劇透了,有興趣的自己去看書。

當然,如果你要用「反封建」或者「革命」的價值觀來看這部小說,你可能就會覺得它很「反動」,根本就不反封建,也不革命,甚至不求什麼改良,只想體制中人能守住一些「底線」就好了。但上集我們不是說了嗎,古代小說的「天庭」對應的是古代朝廷,而馬伯庸這本西遊同人的天庭,對應的是當代中國的官場,那麼這種「老保」,也就是「老保守派」的基調,也就是很合理的,並且是當前各路中青年社畜真的可以比照辦理的答案了;而各位最想要的諷刺性,我想,也就在這裡了。

1907年,大清光緒三十三年,著名譴責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作者吳趼人,也發表了一個短篇《立憲萬歲》,同樣是拿天庭角色來對應當時下界的立憲運動,很值得拿來和我們這幾集提到的作品一起對讀,時間關係這集就先講到這裡。神州大地關鍵詞,光怪陸離漲新知,我們下集再會。

*作者為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碩士,香港浸會大學人文與創作系博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