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日教育」殺了他的孩子?深圳遇害日童父親:不會憎恨中國,只希望悲劇不再發生

2024-10-03 12:23

? 人氣

日本東京大學現代中國研究學者阿古智子教授告訴BBC中文,約20前她曾經在上海留學,「當時也有所謂的『反日教育』」,當時她亦曾跟當地的學生一起看過抗日電影,她認為大約2000年左右,中國氣氛比較寬鬆,容許從各方面的角度去討論歷史。「可以批判官方的歷史內容,對我來說也是比較有意思的,那個時代是可以溝通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到了近年,隨著各種言論空間的收窄,阿古智子坦言能夠討論的空間亦變得愈來愈少,「只有官方允許的空間,這樣的狀態是非常不理想的。」她表示,愛國教育本身亦跟歷史教育息息相關,在學童還未培養成熟的思考能力時,這種教育容易造成仇恨的心理,並且簡化地去對某個國家或地方的人作出認知。她認為目前中國的歷史教育情況很嚴重,在未經過思考去接受官方論述的情況下,中日關係只會更加惡劣,「這個狀態很危險。」

「我們從小看的電影就是《鬼子來了》那一種,」伍雷表示,過去中國有很多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藝術創作,以此宣傳仇日的信息,「如果僅允許那些痛恨日本的人創作,但不允許歷史工作者、專家做普及性教育,那就是一種政治上的誤導。」

9月24日,在中國外交部的記者會上,當被問及日本男童在深圳遇刺事件與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反日言論」有沒有關連的時候,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稱中國沒有所謂「仇日教育」。

一名男子在深圳男童遇害的學校門口獻花(20/09/2024)
深圳日本人學校門口有人獻花。

不會憎恨中國,也不會憎恨日本

事件發生之後,網路上流傳一封遇害男童父親的信件,署名為小山純平。這封在網路上被廣泛轉載的公開信稱,遇害男童航平的母親為中國人,「他擁有日本和中國兩國根源的事實不會改變」。信中表示,既不會憎恨中國,也不會憎恨日本,唯一的願望是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這封源自微信公眾號的信被眾多中文媒體引用和報導,但均無法核實作者身份,BBC中文目前也無法獨立核實此事。

在日本生活了26年的小島芝竹讀完這封網傳的信件後,在網路上寫下了《一位嫁給日本人的中國女子來信》,以自己在日本生活的經驗,來解釋為何她相信這封信是真的。然而,信件在中國的網路上迅速被刪,她對此感到不解:「一個外國人非常純樸地表現自己對孩子的感情的一封信也能被刪掉,是違反人性。」

遇害男童據報是中日混血兒,同樣有著中日混血兒孩子的小島芝竹,在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表示,得悉事件的時候心情非常沉重。除了參與悼念活動外,她也具名簽署了一份「部分在日中國人關於深圳918日籍學童遇襲事件的聯署聲明」。聯署信中表明,中國長期以來盛行的極端民族主義及仇恨教育,遮蔽了一部分中國人對日本的認知,甚至放縱了蒙昧與罪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