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虛幌的亞洲北約─石破政權日臺交流關鍵字是地方與社會

2024-10-08 05:40

? 人氣

日本首相石破茂4日首度在國會發表施政方針演說。(美聯社)

日本首相石破茂4日首度在國會發表施政方針演說。(美聯社)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提出的「亞洲北約」,實際並非著眼於「北約」,而是著眼於「亞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相對於臺灣媒體圍繞「亞洲北約」討論,自石破公開該構想以來,不單是日本研究者都同意該構想現實不可行,新任外相岩屋毅10月2日也表示,該構想只是「其中一個中長期願景」,短期內要在亞洲設置相互防衛的組織「十分困難」。4日發表的就職演說(所信表明演說)中,也並未直接使用「亞洲北約」的字眼(同樣地也沒提到臺灣)。

2021年筆者仍於東大就讀時,有門邀請安保相關人士演講的課程,因而有幸親炙石破茂先生的風采。當時石破不過是邊緣政客,但隨著安倍派式微與派閥間力學變化,石破才時來運轉,如今成為日本首相。石破當時受邀的理由,在於其原本就是公認的國防通,自然清楚其所言「亞洲北約」不過紙上談兵。即使如此,為何石破仍要提起如此構想,再於就職之處冷凍此構想?

筆者認為,石破提出「亞洲北約」的理由,一方面是有意操作對英語世界的輿論,另一方面也是企圖重新定義國內政治議程。對此,筆者首先從區分石破與安倍晉三的歷史與憲法觀,介紹石破的思考脈絡,再由此澄清兩個問題:為何臺灣會產生「親中」或「親臺」這種評價石破的切入點,以及如何正確從日本的內政外交脈絡,分析提起亞洲北約的企圖。最後,筆者將簡單針對臺灣如何看待亞洲北約與石破政權簡單表示看法,並補充為何「地方」與「社會」才應該是交流重點。

為何石破在知識界中的批評少於安倍前首相

這邊首先針對石破的思考背景進行說明。如果只對於日臺關係有興趣,可以跳過此處,從下一節內容開始閱讀。

石破跟聲望卓著的安倍最大的差別,在於石破即使於黨員間人氣低迷,但是在基層卻頗受歡迎,甚至在知識界中,即位首相前也不太出現如安倍回鍋首相後的攻擊。不少親日媒體人似乎擔心臺灣民眾對日本高層政治議題的關注下降,導致臺灣人對日關注在氣勢輸給對美關注,不斷強調石破繼承安倍與岸田文雄的安保路線,但根本而言,石破即使同樣主張國防外交強硬,並也主張推動「正常國家」,卻與安倍於「歷史問題」與「憲法改正」有根本的論述差異。

首先是「歷史問題」。日本政治中所謂的「歷史問題」,是進步派歷史學者於戰後反美政治氛圍中形成,最終用於定錨日中外交現實利益的衍伸意識形態:其本身不完全反映歷史事實,而是配合對中國市場需要而調整的政治論述。

安倍跟石破都屬於擁護保守歷史觀的政治人物,但是對於歷史觀於政治的運用存在細膩的差別。兩位都明確認識到戰爭對日本本土市民造成的生命與財產損害,故都希望戰爭若要爆發,至少別捲入日本。然而,安倍相對較於積極解除歷史問題對於軍事政策討論的框架限制,特別是在軍民兩用研究和軍備輸出等高產值分野,並因此對於「戰爭責任」的看法持消極態度,進而使與財界關係密切的歷史學者與安倍產生衝突。雙邊的對立最終導致疫情期間日本學術會議任命拒絕事件,並且最終以岸田時期確認菅義偉勝利而告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