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入公門,一拳打在棉花上:《經濟學家看央行與貨幣政策》選摘

2024-10-21 05:10

? 人氣

反過來說,如果說過去幾年,央行最重大的改變是什麼?我認為是開始公布外匯買賣數字。但是,央行開始公布外匯買賣數字,不是因為你們上任理事與副總裁,也不是因為我們出版了《致富的特權》,而是因為美國財政部施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陳旭昇:這我當然同意。

吳聰敏:這樣說來,臺灣重要的制度變革,推動的力量都是外力,而不是內部的壓力。

陳旭昇:以央行為例,似乎是如此。

吳聰敏:我忍不住要多講一點。 我去年(2023年)出版了《台灣經濟四百年》,內容也是制度變革,就是說,臺灣的長期經濟成長驗證了經濟學所說的,制度是經濟成長的關鍵。

臺灣從日治時期開始,三個關鍵的制度變革是在1895年,1945 年與美援(1950–1965年)。1895年的制度變革是臺灣現代化的起點,到了1945年,則是國民政府把臺灣變成一個管制經濟。不過,臺灣的運氣很好,美援時期在美國人的努力之下,臺灣的管制經濟大體上回到市場經濟,1960年的制度變革是臺灣高成長的起點。

然後,我最近意識到,我們可以用Acemoglu等人所提出的概念來看臺灣的經濟成長,他們所提出的榨取式(extractive) 制度的概念。

制度改變是成長的起點,但改變極難

陳旭昇:知道、知道。我以前教過兩年的經原,用的就是他跟其他人寫的教科書,裡面就有一章提到這個概念。

吳聰敏:對,他們的講法是說,以歐洲國家的殖民地為例,在死亡率較高的地方,殖民母國比較會建立榨取式的制度,不利於經濟成長。反之,死亡率較低的地方,殖民母國傾向會建立廣納式 (inclu- sive) 的制度,適合殖民者長期定居下來,而制度也有利於長期經濟成長。事實上,以上的論點跟臺灣日治初期的經驗並不符合。1895年,臺灣變成日本的殖民地時,臺灣的死亡率非常高,但是,日本人在臺灣建立的制度卻是廣納式的制度。

不過,這不是我的重點。重點是,我以前沒有意識到,制度變革有多麼的困難。殖民地的制度變革相對簡單,也就是說,外來的殖民者可以透過武力控制推動變革。1945年是另一個經驗,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嚴格來說,不算是殖民統治。不過,1945年開始,國民政府把臺灣轉變成榨取式制度,也是以武力為後盾。

大約經過15年之後,在美國人的努力之下,臺灣的榨取式制度才又轉型為廣納式的制度。但也不是全面式的改革,國民黨政府針對美方制度變革的要求,並非全盤接受。我的書裡講了,美方如何以利誘加威脅的手段,要求國民黨政府推動制度變革,也講了一點國民黨政府在哪些地方並未讓步。不過,我現在覺得我寫那一章時,我並沒有體會到,制度變革有多麼困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