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劇團也並非完全冷酷無情。閉幕前二十分鍾,他們會把大門打開,讓小孩子進去撿戲尾,同時期待小孩子回去替劇團做宣傳。小時候父親不讓我們去看戲,所以我成了撿戲尾的常客。
聽父親說過,他曾經和幾個朋友合夥邀請宜人京班來露天劇場表演五天,但事先未曾考慮到那幾天剛好碰到刈稻子的時期,所以觀眾非常稀少。後來只好把戲票免費贈送給親朋好友,請他們來捧場,因而虧了一筆錢。宜人京班號稱是「京班」,因此只唱西皮、二黃、南梆子、昆曲,而不唱採茶歌曲,但台詞是客家鄉親話。觀音人把梅縣客話叫做「鄉親話」,我在北埔時曾說「中壢人在外說福佬話,在家講鄉親話」,結果大家都聽不懂(北埔竹東一帶人講「海陸」,苗栗人講「四縣」)。
戰後,宜人京班還存續一段時期,我在北埔曾看過一段其表演的三國演義桃園結義。一面唱皮黃一面說客家話的京戲,難免有一點格格不入,可能因為如此,隨於正牌京戲班在臺灣慢慢茁壯,這個客家京戲班也就被埋沒在臺灣演戲史之一頁中了。
暑假歸省的第一個傍晚,我去戲台看戲。那座穀倉沒有戲院之名,大家稱其謂「戲台」。沒有鋪地板的泥地上擺滿了無靠背的長椅子,當做觀眾席。觀眾席後面放一張桌子,桌上有一盞小洋燈和一個茶杯,那是警察的座位。
演戲一開始我就發現,除了劇情以外的所有一切都大大地改變,變成不倫不類,亂七八糟,莫名其妙。以下,我把皇民化採茶戲的概況慢慢道來。
樂器:伴奏或效果用的樂器,添加了西洋鼓、小喇叭,伸縮喇叭以外,在傳統的胡琴上頭加裝喇叭,嗩吶被廢止。我不能理解當局敵視嗩吶的理由。
音樂:降低了採茶歌的地位並減少分量,以日本流行歌曲取代。例如女主角上場等大場面,就唱一大堆比較明朗的歌曲如上海賣花女等,浪漫的場面就唱蘇州夜曲、支那之夜,悲傷時唱湯之島悲歌,離別時唱何日君再來等。唱日本歌時,演員的動作、身段、表情自然和傳統的採茶戲有所不同,而這些日本歌的伴奏當然要用西洋樂器。現在電視上所看到的歌仔戲也常有唱類似流行歌曲的場面,相信那是起源於半世紀前皇民化運動的餘毒。小時候看戲,我對演員動不動就唱起無聊的採茶歌覺得不耐煩,但這一次卻對那些唱得沒完沒了的日本流行歌曲恨之入骨。
但對男演員,我看臺灣總督府的皇民奉公會都拿他們沒有辦法。你能叫皇帝、大臣唱流行歌嗎?縣太爺或員外唱起日本歌來像樣嗎?可以讓支那武官唱日本軍歌〈光榮的特別志願兵〉或〈臺灣軍之歌〉嗎?想必因為如此,男演員都按照劇情唱採茶歌、歌仔戲調或外江(又稱正音,平劇之意),而唱採茶歌或歌仔戲調時的伴奏除了胡琴以外,還加上了伸縮喇叭或單簧管,這大概是現在大陸用交響樂或鋼琴來伴奏京戲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