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原來台灣有兩個「陸委會」?

2024-11-01 07:20

? 人氣

海基會角色「華麗轉身」,成為「政治前提」製造機

翻開海基會的《組織章程》,其宗旨在於「協調處理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往來有關事務」,以及「謀保障兩岸人民權益」,並接受政府委託辦理兩岸民間往來的事務性工作。換言之,海基會處理和服務的對象很明確,就是「兩岸兩區」的人民往來;追本溯源,海基會也是為了兩岸展開事務性協商而設立的「白手套」組織,且「協商」、「交流」、「服務」還是海基會的自我定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羅文嘉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政治立場與兩岸主張,問題出在他屁股所坐的這個位置上,倘若海基會變成了一個政治性格極其強烈的單位,主要工作是在替當政者的兩岸政策進行護航和辯論,這就與海基會的功能、定位與初衷完全背道而馳了。換言之,羅文嘉及其率領的海基會官員們,已經逾越其權限與本分了。一旦海基會「華麗轉身」為一個「政治主攻手」部門,勢必擠壓到原來推動服務與交流工作的本質。

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左)22日接受POP Radio《POP撞新聞》主持人黃暐瀚專訪時,表示「擱置爭議」仍是兩岸問題的解方。(《POP撞新聞》提供)
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左)10月22日接受POP Radio《POP撞新聞》主持人黃暐瀚專訪時表示,「九二共識」是不存在的、虛構的共識。(《POP撞新聞》提供)

更何況,羅文嘉上任以來,多次強調促進兩岸交流往來,不需要設定政治前提。怪異的是,在他眼中「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是無法接受的政治前提,然而「二六共識」、「民主自由」、「符合現實的共識」卻不是「政治前提」?嚴格來說,連否認「九二共識」事實上都是一個「政治前提」。如今的海基會,像是一條「政治前提」的產製流水線,等於是拆掉「九二共識」這堵牆之後,又蓋起了無數道牆,如此做法真能促進兩岸之間健康有序的交流合作嗎?

貫徹「互不隸屬」政治意志,海基會變成兩岸攔路虎

說到底,今日的海基會變成另一個陸委會,如此詭異的定位,還得「歸功」於賴總統的兩岸路線。賴總統往「中華民國」靠攏,但「中華民國」的軀殼裡,住的卻是「台獨」的靈魂,紀念黃埔百年、八二三砲戰、古寧頭戰役,無不是藉此強化兩岸對立與壁壘的意識。

這下尷尬的就是海基會了,如何在當政者希望斷絕兩岸關係的「政治前提」下進行「兩岸交流」?於是政治手腕高超的羅文嘉便開始「發明」各種「共識」,反正就是不要「九二共識」,跟著陸委會一起「警告」國人對岸有多「危險」,扮起了兩岸人民正常來往的「攔路虎」。

老報人吳豐山即將在11月4日就任海基會董事長,他曾經主張在「力求和平而不敵對」,以及「台灣人獨立自主」兩大原則下「周旋中共」,並且行善全球,以積累福報。問題是,如今的海基會已經像是一杯走味的咖啡,以拆解「九二共識」與樹立新的政治前提為首要之務,與陸委會形成「左右護法」,全力貫徹賴總統「互不隸屬」的政治意志。海基會還能讓老驥伏櫪的吳豐山實踐理念嗎?兩岸工作複雜難解,政治問題就留給陸委會傷腦筋吧,海基會當好海基會就可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