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起勞動部基層公務員不堪職場霸凌而輕生的事件震撼社會,讓人再次聚焦公部門的工作環境問題。這件事不僅僅是一起單一悲劇,背後更反映出結構性問題和體制內長期存在的壓力與不公,使我們必須思考:政府組織文化是否已經走向惡性循環?勞動保障機關的角色是否受到應有的重視?
多層視角:國家、部會與基層的困境
1. 國家層面:資源不均與政策偏重
從國家治理角度來看,府院對政策重點的設定和資源分配存在嚴重不均,當資源和政策傾斜於國防、經濟和科技發展時,對於勞動保障及工人權益的機構支持相對有限。這種優先順序的劃分,導致了勞動部在國家體系中的地位邊緣化,使其難以吸引優質人才和獲得足夠預算。
2. 部會角度:勞動部的前世與今生
勞動部的前身是內政部勞工處與後來的勞工委員會,其成立初衷是推動勞動者權益,然而由於長期處於國家政策邊緣,勞動部資源匱乏,難以擔負起全面保護勞動者的重任。此外,勞動部因其左派政策立場,難以在資本主義體系中獲得外界認同與合作,這進一步加劇了其運作困境。
內政部勞工處剛成立時,曾大量吸納非國家考試進來的人員,如:國營企業、公股銀行及專技證照轉入者,這些人現在已經成為部門內的主管階層,由於法令限制,他們難以升遷調動至他機關,長期在外部被忽視、受批評,導致內心壓抑。
勞動部主管階層在部門內常有心理學所謂的「受害者成為加害者」現象,這種情況解釋了他們可能會將情緒發洩在基層公務員身上。霸凌行為本質上是一種防衛心理,這樣的行為模式源於主管自身不安及無法解決的焦慮感。
3. 基層角度:壓力與求助無門
基層公務員每天面對繁重的公文、採購事務,卻得不到適當的支持與訓練,加之上級主管的壓迫和冷漠態度,工作環境變得極度惡劣,工作環境缺乏「有效的」申訴管道,使得基層員工只能默默承受,甚至走上極端死諫道路。
日本職場霸凌治理經驗
相較之下,日本政府在職場霸凌問題上的處理措施值得參考,他們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框架,從民事、刑事到行政法層面,對職場霸凌行為進行全方位的規範和制裁。這些法律條文重視工作環境與勞工的人格權保護,並強調安全配慮義務與職場環境配慮義務,確保職場能提供一個尊重人權、免於恐懼的空間。
此外,法律要求在管理層面肩負更多責任,對職場內部氣氛和員工心理健康進行主動管理。日本還設有專門的職場健康與安全部門,負責系統化地分類分析職場霸凌案例,以提升法律執行的效率和精準度。
他們採取的措施包括:設立外部監督機構,專門受理並調查職場霸凌投訴,確保調查過程的公正性與透明性,避免內部處理時可能出現的偏袒或敷衍問題。定期進行心理健康評估,要求所有員工接受心理健康測試,並由專業心理輔導人員提供支援,以防止職場壓力長期累積並演變為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危機。此外,建立匿名申訴系統,確保員工能夠在不擔心報復的情況下,安全且無憂地揭露霸凌行為。
這種綜合治理手法,結合法律與行政機制,有效降低了職場霸凌案件的發生率,並改善了整體職場氛圍,值得台灣政府深入借鑒。
結語:如何防止下一次悲劇
針對此次勞動部員工遭受職場霸凌而輕生的案件,政府應立即採取系統性對策。首先,成立外部第三方單位以公正調查,而非由勞動部內部自行處理,避免「球員兼裁判」的問題。
第二,政府應制定標準的公關輿情處理機制,以應對類似事件,此次事件中分署長找所有員工談話,表示有通靈代死者轉達,感謝父母、感謝機關給他很多愛,卻未能展現真誠的危機處理能力,顯示出政府機關亟需加強公關管理。
最後,政府部門必須建立一套嚴格的人事評估機制,如果某單位主管管理下的人員流動率在一定時間內超過警戒線,應立即啟動調查,評估該主管的管理能力。
政府人事主管單位必須積極監督和糾正這類問題,否則,類似悲劇將無可避免地再度發生。公部門職場霸凌問題不只是一個人的悲劇,而是整體制度急需改革的徵兆,唯有從系統層面徹底解決,才能真正保障基層公務員的權益和尊嚴。
*作者為教育工作者
致碰到各種人生難關、很想放棄一切的你。如果你願意說出來,希望你能給社會一個機會,好好聽你說話。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要救救我)
若您身邊有可能需要協助的朋友,也請參考【1問2應3轉介】3步驟,成為他們的力量和支持,幫助他們度過困難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