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佤邦位在緬甸境內,但控制該區域的軍事組織-佤邦聯合軍仗恃強大火力,甚至有自己的國歌、國旗,根本是獨立國度。正因如此,當天然環境極適合種植鴉片罌粟的佤邦開始生產毒品,這個神秘的農業社會便找到了讓他們在現代生存下去的關鍵。撰寫《毒梟烏托邦:解密逃出中情局掌握的亞洲販毒集團》的調查記者指出,佤邦光是甲基安非他命一項產品,年產值就高達600億美元之多。以下是本書的精彩書摘內容:
佤族是亞洲乃至全世界最受到醜化的族群之一,幾個世紀以來一直都是如此。對英帝國來說,佤族人既「骯髒」且「毫無疑問的野蠻」。在此之前,中國清朝也將他們視為「蠻夷中最頑固者」。
就連十六世紀的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也誹謗過佤族,儘管他從未曾涉足佤族的家園:那片分隔緬甸與中國的崎嶇山脈。不過是聽到有關這個部落的傳聞,就將之永遠鐫刻在詩歌之中:
殘酷的饑餓中,他們吞食人肉。
以熱鐵烙上自己的身軀─行徑鄙陋!
但他錯了。佤族並非食人族,而是獵頭者,他們在儀式上將敵人的頭顱插在槍尖上。就像蘇格蘭氏族跟法國革命者一樣,他們這麼做是有理由的。
從中世紀一直到二十一世紀,佤族持續遭到貶低,即使他們早在好幾代人之前,就已經停止獵頭活動。最後一枚被砍下的頭顱,大約是在披頭四狂熱到迪斯可流行之間的某個時間點,然而汙名流傳至今。今日,他們被貼上的是「毒品部落」的標籤。幾乎所有關於佤族的文字,都是將他們描繪成不斷產出非法毒品的凶惡山民。
很少有文化跟單一商品之間有如此緊密的連結。美國的阿米許人(Amish)製作家具、瑞士人打造手表,佤族人則製造冰毒(meth)。在冰毒流行之前,他們曾大量生產海洛因。佤族居住的土地苦寒,不適合種植蔬菜,卻是種植海洛因原料─鴉片罌粟(Papaver somniferum)的理想之地。
就像車臣或美國奧薩克(Ozarks)山區的山民一樣,佤族也喜歡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一個名為「佤邦聯合軍(UWSA)」的部落,威權控制著他們的原生土地,儘管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位於緬甸境內,但佤邦聯合軍自行制定法律,保衛自己的祖國,修建道路,徵收稅款,甚至還發放駕照。從各方面來說,它就是個政府。然而,對於最近將矛頭指向佤族的帝國─美國─來說,佤邦聯合軍只是一群「首腦」跟「毒梟」組成的幫派,掌控著「危險的犯罪集團」。但即使這樣,又對誰造成危害呢?據說是對美國人。對那些從未聽過佤族的美國人來說,這種說法不免讓他們感到訝異;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沒有聽過佤族。然而美國緝毒局堅稱,佤族造成「美國境內的犯罪、暴力以及可怕的社會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