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柏林圍牆「開封」後兩德統一,東德出身的梅克爾於2005年11月22日成為德國總理一直到2021年底,是德國統一後任期最長的總理,以一般人的「屬地」認知,可稱「東德統一了德國」。
更深入的觀察,則是德國的人民、制度統一了德國,且為史上唯一和平統一的國家,與臺灣是史上唯一和平由「訓政進入憲政」的過程,共同成為人類的典範。
在紀念兩德「開封」統一的同時,大陸也正興起一起騎車去「開封」的風潮,同樣反映了大陸人民、制度在變遷的許多命題。
在「夜騎開封」中出現許多歡樂興奮、人類「眾從」行為的現象,也有因放任而脫序,引起批評顧慮,導致「先開後封」的結果。都呼應本專欄一貫提醒的「臺灣先導實驗,大陸擴大實施」,正好再做一次綜合檢討。
我們挑出幾項足以舉一反三的議題:誰統一誰、夜遊與自由、共享單車與公共政策。
德國、大陸都已先後「開封」,臺灣要負起先導實驗者的責任,更要在思想上領先「開封」。
沒有誰統一誰●而是尋找共同生活方式
東德的梅克爾擔任總理,為何如此自然?因為兩德同文同種,所以沒有誰統一誰的問題,完全基於人民漸進選擇共同的生活方式。
正如民進黨創黨元老們所制定代黨綱的《臺灣前途決議文》,其結論宣示為:「從雙方在歷史上、文化上、血緣上的長遠關係出發,從地緣政治、區域穩定、經濟利益著眼,創造共生共榮、互信互利的美好前景。」
各位讀者可以發現,宣示中的「雙方」若換成「兩德」,或「兩岸」,都可以共同適用。這是民進黨創黨元老們觀察兩德「開封」的結論,也是對兩岸「開封」的期許。
臺灣與大陸的發展,不論名義怎麼稱呼,實質都是實踐國父「軍憲政-國家階段性發展」,臺灣已進入「憲政初步」,而根據大陸前總理李克強的分析,大陸仍在「訓政」階段。(「訓政」是指「政治制度」與「利益分配」的組合狀態,其知識意義,請參考本專欄《軍訓憲─國家階段式發展•對人民最有利》)
臺灣在前進期間的趣事、糗事、錯誤、成就,大陸也已經發生、正在發生、未來也必然將發生,包括實質相同的「夜騎開封」。
十八王公吃肉粽●夜騎開封嚐湯包
臺灣在1970年後,國家財富逐漸分享給人民,年輕人開始有能力擁有可以自由馳騁的機車,有幾位年輕人想到,周末晚上去北海淡金公路跑車,順便到「十八王公廟」吃肉粽。
當時媒體沒有現在發達,但幾傳之後,加上民俗信仰與求財迷信,也創造出風潮。當時後段路不寬,沿途人龍連結可以長達6公里。所有大學社團活動,一定必須有「夜遊十八王公廟吃肉粽」,我也因此去了好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