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崇禎帝的三個兒子,尚未得知行蹤與消息。
以及還有其他人選(桂王、惠王),甚至其他派系也都在爭執當中。
於是還想搞折衷方案,擁立東林黨人還是其他派系,都能夠接受的潞王監國乃至登基,因此得罪了未來的弘光帝(福王),這句是後話,不過也可見史可法的政治判斷力很糟糕。
後來鳳陽總督馬士英,提前見風轉舵,遵循四鎮將領的想法,加上有實權的南京守備太監支持,提早擁立福王。就這個時間差,史可法就讓南明朝廷戴上了「軍閥把持朝政」的大帽子,因為他當時就是權力最高者。
鳳陽總督馬士英,四鎮高杰、劉澤清、黃得功以及劉良佐,立刻就成為了「定策元勳」,加官晉爵。馬士英甚至都當上了新任的內閣首輔。(註:定策意思是尊立天子,書其事於簡策。)
然後史可法由於政治判斷能力差,一邊被馬士英為首的四鎮將領及左良玉軍閥,握有把柄箝制。因為他曾經提出「七不可立」,也就是不能讓福王登基的理由。
他另一邊,則是被錢謙益為首的東林黨人,因為同派系而被掣肘。那些東林黨人,同時也還「依照傳統」跟馬士英為首的派系黨爭,爭個你死我活。
可以這麼說,南明朝廷無法跟大清帝國分庭抗禮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有兩個:一是軍閥持續把持著朝政,到隆慶帝時,鄭芝龍也同樣是類似情況;二是從萬曆朝貫穿到永曆朝的黨爭。而這一切,都可以歸咎在史可法的應對上,出現嚴重錯誤導致的。
結果就是,史可法在這次政治危機中,兩邊都不是人。明明危機同樣意味著轉機,只要他提早反應,或是做出正確的對策,也許今日歷史都要被改寫了。
事後,弘光建制,史可法也只能灰溜溜跑去淮陽當督師。(註:督師是督理軍務,權在總督、巡撫之上,明末開始常態化。)
成為督師(名義上是四鎮的上司)後,還要調停四鎮之一的高杰試圖劫掠揚州之事,妥協給予瓜洲作為高軍安頓之地。這沒了實權的督師當得真憋屈。
筆者認為,大家受《左忠毅公軼事》影響太深,都認為史可法是忠良,但處在明清鼎革之際,只有忠良沒有政治判斷能力,是沒有幫助的。
跟他比起來,馬士英的政治判斷能力都好太多,但馬士英也不是什麼好人物就是。
回到本次事件,對於勞動部該怎麼處理這令人心碎的案件,不是我能夠指點一二的。我能做到的,就是提醒執政黨,要找個具有真材實料,能夠處理好政治危機和公關危機的人,而不是連把部長職,都當作酬庸交換了。
我還記得崇禎帝在死前曾經說過:「文臣皆可殺之。」
東林黨人誤國,殷鑑不遠啊!
*作者為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