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這個詞根本不足以形容她們所遭受的苦難,我的生命與她們相比,又有什麼價值呢?
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慕克維格
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醫師慕克維格,5日獲得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肯定。他算是「民主剛果之光」嗎?或許是吧,但他的獲獎恐怕難讓國人同感榮耀。因為慕克維格的諾貝爾光環越是耀眼,照見的反倒是民主剛果的傷痛與不堪。慕克維格的國家經歷長年內戰,交戰各方竟以性暴力作為「武器」,讓許多無辜女性遭到性侵與殺害。慕克維格在前線設立醫院與中途之家,就是專門幫助這些受害者。曾接受其救治的數萬名女性,則親暱的叫這位奇蹟醫生「老爸」(papa)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在2014年的報告中指出,民主剛果有73%的成年女性與25%的女童曾經遭受性侵。《美國公共衛生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1年也披露,根據2006至2007年間的調查,每天平均有1152名婦女遭到性侵,等於每小時就有48名女性遭到強暴,受害者年齡平均只有16歲,甚至連嬰孩都無法倖免。
兩個剛果?
世界上其實有兩個剛果,在非洲中部隔剛果河相對: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薩,因此又稱「剛果(布)」)跟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夏沙,因此又稱「剛果(金)」,或者「民主剛果」)。慕克維格來自以天然資源豐富見稱的「民主剛果」,包括黃金、鑽石與許多稀有金屬的存量都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不過這非但沒有讓民主剛果成為一個富國,反倒讓鄰國與國內各方勢力眼紅不已,造成戰禍連結,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甚至失去生命,逾八成人口收入落在「絕對貧困線」之下。
身處悲慘的黑暗大陸中央,曾留學法國的醫師慕克維格(Denis Mukwege)不願獨善其身,也沒有離開自己的祖國。慕克維格選擇直面問題,挺身營救被戰亂打入煉獄般人生的女性,除了醫療、安置她們,更協助遭到歧視與遺棄的這些女性重回社會。慕克維格也曾到聯合國呼籲「主持公義」、「儘速逮捕戰犯」,如此勇敢對抗軍閥的義行,也讓慕克維格幾乎命喪槍下,不過這位俠醫仍堅持跟剛果婦女站在一起。
慕克維格2014年就榮獲「沙卡洛夫人權獎」,當初的得獎理由是「表彰他保護生命—尤其是保護婦女生命的不懈奮鬥」。慕克維格4年後再拿下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獎委員會則說他「致力終結使用性暴力作為戰爭武器的惡行,為保護性暴力的受害者奉獻一生」。
牧師之子,少年立志習醫
現年63歲的慕克維格,出生於剛果一個基督教五旬節派牧師家庭。他從小看父親為人禱告,由於剛果欠缺醫療資源,不少病患經過禱告自然也不見起色。年輕的慕克維格因此決定習醫,他在鄰國蒲隆地的醫學院畢業後,最初在南基伍省首府布卡武(Bukavu)的近郊擔任小兒科醫師,見到許多懷孕婦女因為缺乏照顧,死於難產或者產後傷勢惡化。於是他遠赴法國,在安茹大學(University of Angers)攻讀婦產專科。
從法國學成歸國後,慕克維格就碰上了1996年開始的第一次剛果戰爭。他一開始回到出國前的雷梅拉醫院(Lemera Hospital)服務,但是因為戰火頻仍,他只好搬到布卡武。不過慕克維格並未離開這個交戰熱點,1999年,他就在布卡武籌辦潘茲醫院(Panzi Hospital),原想為人接生、或者提供生產性廔管(obstetric fistula)等手術,降低婦女的難產死亡率。但是當醫院正式開張,慕克維格卻在這裡遇見了在戰爭中遭受性侵的第一個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