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日指出,受俄烏、加薩戰爭及亞洲緊張局勢升溫影響,全球百大軍火商2023年營收增加4.2%,尤其是俄羅斯和中東軍火商的業績明顯成長。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照例公布全球百大軍火商前一年做了多少生意,這個數字在2023年來到6320億美元,成長4.2%。無論如何,軍武經濟成長總不能算是個「好消息」,尤其是全球百大軍火商在2023年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成績:全員營收超過10億美元。更多的武器軍備需求,代表地球更不平靜,尤其還有許多軍火商因爲產能跟不上,才造成營收下滑,但這些訂單並未消失,而是轉到了成功增加產能的軍武企業手裡。
SIPRI軍事支出暨武器生產計畫研究員史卡拉札托(Lorenzo Scarazzato)表示,今年的軍火營收顯著增長,這種情況很可能會持續到2024年。他甚至認為百大軍火商的銷售額尚未完全反映需求,許多公司正在積極招聘人才,顯示他們對未來發展抱持樂觀態度」。SIPRI軍事支出暨武器生產計畫主任田楠(Nan Tian)則指出,規模較小的軍武製造商效能更高、更能應付當前的衝突,這些公司往往專攻某個零組件、能夠更快地反應當前的需求。
在全球前100大軍火商中,有41家是美國企業、27家歐洲企業、9家中國製造商、5家日企、4家韓企、3家以色列軍火商、2家俄國軍火商、以及台灣唯一上榜的中山科學研究院(NCSIST)。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前兩大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和RTX(前身即雷神公司)的營收分別下滑1.6%和1.3%,這類仰賴複雜供應鏈的軍火巨頭持續受到供應鏈挑戰,美國企業營收平均只有2.5%的成長、歐洲則是0.2%;中國軍火商也表現不佳,平均營收僅成長0.7%;至於台日韓俄軍火商算是2022年的優等生,營收平均成長27%、35%、39%與40%,中東軍火商營收平均成長也有18%。
港媒《南華早報》指出,全球軍火銷售雖在俄烏和中東戰事需求的推動下持續成長,但中國軍火商的營收卻創下4年來的最低紀錄。自2018年以來,SIPRI榜單上的前五大軍火公司均位於美國,今年衝進百大的41家美國公司有30家的營收出現成長,雖然平均增幅不大,但仍以3170億美元的收入保持第一;中國除了有9家公司進入前百大軍火商,還有3家進入前10強,9家公司的總收入來到1030億美元,相當於前百大軍火商總收入的16%,但有5家的營收下降,報告歸因於「中國經濟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