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大陸高校師生團的一位同學在祝賀台灣的棒球隊取得冠軍時用了一個「中國台北」而不是「中華台北」的稱呼,招來民進黨的圍攻,討伐之聲不絕於耳。
回顧並整理體育界裡「中國台北」和「中華台北」的來龍去脈有助於更好的理解這場政治風波的起因。
「中華台北」和「中國台北」兩個稱呼都來自於同一個英語表達Chinese Taipei 。這個英文名稱是在特定歷史時期產生的,有其特定的意義和用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國際奧委會的席位一直由中華民國所擁有。 1953年韓戰結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申請加入了國際奧委會。由於國際奧委會並未取消中華民國的會員資格,為了避免「兩個中國」局面的出現,本著「有我無他,有他無我」的邏輯,北京於1959 年宣布退出了國際奧委會。
隨著1971年第26屆聯合國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國際奧委會也於1979年在日本名古屋通過了恢復中國奧委會席位的決議,也即《名古屋決議》 。
不過,不同於聯大決議,奧委會的《名古屋決議》在恢復中國席位的同時,並未剝奪台灣的會員資格,也未將台灣體育組織排除在外,而是允許中國和台灣分別以國家和地區的名義並存於國際奧委會大家庭。
中國對國際奧委會的決議表示接受,但前提是台灣的體育組織名稱不得冠以「中華民國」的字樣,也不得使用中華民國的國旗、國歌及任何代表中華民國的主權象徵。根據媒體後來的報道,當時的蔣介石政府可以選擇的名稱之一是「台灣」 ,但這一提議被蔣介石所拒絕,大概是因為「台灣」是一個地方名字,不是一個國家的名稱。感覺用台灣表示中華民國是一種矮化,中華民國政府斷然不能接受。
經過差不多兩年的爭執、討論,台灣體育組織於1981年在國際奧委會的《洛桑決議》上簽字畫押,最終接受了改名、改旗、改歌的要求。確認了新的名稱為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
以Chinese Taipei 代表台灣「地區」而非台灣「國家」是國際奧委會《洛桑決議》的首創,也是其精髓。由此開啟了中國和台灣在奧運並存的所謂「奧運模式」(或稱「奧會模式」)。這一模式很快就擴展到其他國際體育組織和運動會。大陸和台灣運動員能夠分別在中國和Chinese Taipei的名義之下,在國際體壇上同場競技,同台比拼。
《洛桑協議》用英文書寫,沒有官方的中文版。英文名稱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 四個字裡,後三個字大陸和台灣的翻譯相同,即「台北奧會」。但對第一個字Chinese,大陸和台灣的翻譯相似卻不相同。大陸譯為「中國」,台灣方面譯為「中華」。從詞彙翻譯的角度來說都說得通,漢語的「中國」或「中華」都可譯為英語的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