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不能太倚美「這3任總統」最務實 林孝庭戳破台美粉紅泡泡:別抱不切實際幻想

2024-12-12 09:00

? 人氣

林孝庭建議在看待未來台美關係時,需要多一些冷靜、務實與理性,不要有太過不切實際的期待與幻想。圖為美國國會大廈。(資料照,美聯社)

林孝庭建議在看待未來台美關係時,需要多一些冷靜、務實與理性,不要有太過不切實際的期待與幻想。圖為美國國會大廈。(資料照,美聯社)

川普(Donald Trump)在競選期間曾揚言未來台灣要交「保護費」。其當選之後,台灣一些政治人物或學者即主張,為了尋求美國安全保障,提高軍費支出占比,交「保護費」給美國未嘗不可。台灣的安全從戰後即高度依賴美國,台美之間的軍事關係,隨著不同的歷史環境,領導人的自主性是否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研究員與檔案館東亞部主任林孝庭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分析,到李登輝時代之前的歷任領導人,仍展現務實的一面,設法極大化台灣自主空間;台灣看待與美國的關係時,不要有太過不切實際的期待與幻想。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老大哥,台灣小老弟?兩蔣至李登輝仍爭取台灣自主空間極大化

林孝庭說明歷史大背景,1979年以前台美之間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在台灣派有駐軍,並透過協防條約架構對台無償提供武器,台灣也可以透過租借方式取得美方各種軍備。《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廢止後,美國對台灣不再有協防義務,台灣需透過各種管道向軍火商購買先進武器,其過程則需美政府評估批准。

「回顧戰後台灣50年的歷史,無論是兩蔣乃至李登輝時代,身為台灣領導人與最終決策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盡可能讓台灣的自主空間極大化,盤點手上握有的籌碼,從而設法與美國交涉,爭取更多的國家利益。」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與檔案館東亞部主任林孝庭向《風傳媒》分析,從兩蔣到李登輝時代,儘管台美關係如此不對稱關係,歷任總統仍致力於擴大外交選項,不論結局是否盡如人意。(張鈞凱攝)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與檔案館東亞部主任林孝庭向《風傳媒》分析,從兩蔣到李登輝時代,儘管台美關係如此不對稱,歷任總統仍致力於擴大外交選項,不論結局是否盡如人意。(張鈞凱攝)

林孝庭從不同歷史階段的解密檔案內容中看到,戰後中華民國歷任領導人都很清楚美國是老大哥,台灣只是個小老弟,然而即便在如此不對稱關係之下,歷任總統仍致力於擴大外交選項,不論結局是否盡如人意。而在面臨外部挑戰時,歷任總統也都曾經設法降低對美國的依賴需求,李登輝執政晚期,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與江澤民聯手以「一中」原則框住台灣,施壓兩岸重啟對話,壓縮台灣的國際參與,為了回應此一不利局面,李登輝設法分散台灣軍購來源,與包括俄羅斯及白俄羅斯在內等國家祕密溝通接洽軍購,「雖然最後未必如願,也有可能只是一種姿態,但最起碼能看得見他的用心」。

秘密接觸蘇聯、低調發展核武,兩蔣父子為求台灣生存展現務實一面

再往前回溯到1960年代晚期,蔣介石明知美國不願意協助他實現反攻大陸,儘管當時「反共抗俄」是最高國策,老蔣仍大膽嘗試打「蘇聯牌」,派人秘密與蘇聯接觸。在「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鐵律之下,趁中蘇共鬧翻之際,兩蔣認定與蘇聯之間有接觸試探的必要,表面上看來老蔣是反共意識形態非常強烈的政治強人,然為了台灣的生存,其操作手法仍展現務實的一面。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鈞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