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孝庭再舉一例,台灣自1970年代初期至1980年代一直瞞著美國秘密研發核武,就算老美不斷出手打壓制止,蔣經國仍希望能擁有一定的籌碼,以便台灣在面對外在形勢不利變化之時,能保有適度的軍事震懾能力。發展核武計畫直到1988年初時任中科院核能所副所長張憲義叛逃,才在美政府巨大壓力之下胎死腹中,「但從整個事件來龍去脈之中可以看出,不管在軍事或外交層面,小蔣都希望保有自主空間,盡可能不要凡事都依賴或聽命於美國。」
做為鑽研戰後台灣的歷史學家,林孝庭從研究過程中清楚掌握到兩蔣父子與歷任美國政府之間的拉扯關係。譬如蔣介石秘密籌劃反攻大陸「國光計畫」時,他內心裡其實很清楚,沒有美國人支持是不可能實現,但仍設法在不依靠美國的前提下,爭取自主反攻能力,並保有獨立的生存條件。
話鋒一轉,從歷史拉回到當代,對於當前台、美關係,林孝庭認為「時空環境當然已經不一樣,中國大陸崛起之後,整體實力與過往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這肯定會壓縮台灣處在中、美兩大強權之間可以操作轉圜的空間。」至於現在的主政者想法為何,林孝庭表示沒有檔案資料證據他不願妄下評論,或許賴清德總統有他自己的思考角度,也未必事事都與華府觀點一致。
中華民國走向在地化無可避免,兩岸和平共存與交流必須尋求公約數
《意外的國度》是林孝庭的代表作,這本名著往往被拿出來與日本學者若林正丈有關「中華民國台灣化」的學術作品相提並論。蔡英文時代提出「中華民國台灣」,賴清德時代進展為「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學術研究與近兩任總統對於台灣地位的認知與表述之間,是否存在必然或偶然連結?
林孝庭表示,當1970年代台灣政治走向在地化與本土化時,「中華民國」與「台灣」兩者之間的糾葛就會變得無從避免。1971年退出聯合國之前,全世界認可台北代表全中國;退出聯合國之後,中國代表權被北京取代,中華民國只剩下台澎金馬,如繼續堅稱自己代表全中國,國際上已缺乏可信度。李登輝主政之後,廢除動員戡亂體制,然而在憲法上仍是「一中」,因此他只能務實承認中共對大陸擁有治權,尋求兩岸之間開啟正常交往,同時拓展國際空間,重新爭取中華民國已經失去20年的外部正當性,這是1990年代時空脈絡下的一個必然結果。
中華民國走向在地化的過程中,如果排除「台獨」選項,那麼為了同時說服國際社會與台灣百姓,把「中華民國」這塊招牌與「台灣」這塊土地進行連結,已是無從迴避的大趨勢。「當年國民黨面對『台灣』這個名詞的困難程度,與民進黨前身黨外運動面對『中華民國』的困難,可謂不相上下。」如今大多數台灣百姓已將兩者結為一體。對於未曾經歷過兩蔣時代的台灣年輕一輩而言,可能會覺得只要把台澎金馬顧好即可,何必再去多管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