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琦觀點:這本150萬字巨著,寫出日本青年曾經的激烈鬥爭與迷惘臉龐

2024-12-20 05:50

? 人氣

當然,這麼說不是要否定新左翼或全共鬥的運動,相反地,我覺得只要是學生時期萌生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乃至投入社會運動的人們,讀了這本書都會頗有共鳴,或許還會在書中那些學生們的純真和局限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不過,小熊英二在肯定這些年輕運動者(實際上是比他大一輪的世代)的「真摯」的同時,也對當時一些運動的訴求、策略和思維方式有不少尖銳的批評,這本書因而也可以說是一本反思、檢討社會運動的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儘管小熊在書中正文、中文版序、博客來QA中,不斷強調本書的主題是「經濟高度成長下人們政治意識的變化」,而學生運動只是素材,但是正如他提到的,寫成的書和讀者都會背叛他的意圖,《1968》所涵蓋的面向,絕不僅止於此。例如,第14章「1970年的典範轉移」聚焦於日本左派所關注的議題和批判論述在該年發生的關鍵轉變,具有思想史的一面;而第16章「聯合赤軍」,則是最像恐怖小說,充滿精彩的回憶錄情節的一章。第17章「女性解放運動與『私我』」則在日本引發最多爭議(詳情可以參閱本書3篇導讀),其「結論」認為這場「革命」鋪平了通往消費社會的道路,更加引人深思。

這本書或許在篇幅和價格上有點令人卻步,但讀了以後無疑會讓人對日本戰後歷史、全共鬥運動、團塊世代有深入的認識。而小熊最大的優點,就是絕不賣弄貌似艱深的理論詞彙,而是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複雜的歷史和社會現象,這也顯示出他的功力。總之,這是一本讀了會讓人感動、皺眉、會心一笑,夾雜著贊同和不同意的書,是讀了會想找人討論的書,我想,這也是社會學或歷史類的書該有的樣子吧!

*作者為黑體文化主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