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衛健委預計,60歲以上人口到了到2035年將從2.8億增加到4億多,相當於英國和美國人口的總和。面對龐大的退休金財政缺口,中國15日起全面實施「個人退休金」制度,允許個人每年存入不超過1.2萬元人民幣用於投資金融產品,作為基本退休金的補充。
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已從1960年的44歲提高到2021年的78歲,預計到2050年更將超過80歲。雖然中國當局已經鬆綁了一胎化政策,但還是無法解決勞動人口逐年減少,贍養老人的資源逐漸萎縮的問題。除了明年1月1日起,中國勞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將逐步延後,預計將以15年時間延至63歲(男性勞工)、58歲(女性幹部)、55歲(女性勞工);12月15日起也將全面實施個人退休金制度。
什麼是「個人退休金」
根據官方介紹,「個人退休金」是指民眾可以依照意願在特定帳戶內存一筆錢,每年不超過1萬2000元人民幣(約合新台幣5萬4千元)購買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此舉是為了屆至退休年齡時,就可以作為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多一個養老金來源。為了鼓勵民眾投入資金,可享有等到錢取出時才徵稅的優惠措施。為推動個人退休金保值、加值,個人退休金的投資項目除了現有理財產品、儲蓄存款、商業退休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外,特定退休儲蓄、指數基金也被納入其中。
根據中國官媒《人民日報》統計,截至12月12日,個人退休金產品已包括26款理財類產品、466款儲蓄類產品、165款保險類產品及200款公募基金產品,加上85只權益類指數基金,意味著個人退休金可提供超過900項的投資商品。若以人均每年繳存6,000元人民幣測算,中國國金證券估計個人退休金的年繳存額可望達到1,563億元的規模。另一方面,中國國務院9月底指出,全國政府法定債務已超過70兆人民幣,法定負債比率為56.1%,但一般認為實際數字可能更高,可能影響退休金投保率。
養老保障三本柱
《美國之音》指出,中國政府將「個人退休金」定位為養老保障的第三支柱,強調其彈性和市場化運作。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是中國養老體系的核心部分,由政府主導,涵蓋全體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具有強制性。第二支柱是職業退休金,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制度,由雇主和職工共同參與,屬於自願性質,主要服務於有較強經濟實力的企業和公共機構。根據官方數字,中國養老第一支柱在去年底的參保人數為10.66億人,普及率達九成以上,但到了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參保人數大幅滑落至3144萬與5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