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專欄:敘利亞汪精衛的反撲─阿塞德與伊朗的分合

2025-01-05 07:20

? 人氣

敘利亞與伊朗不僅在兩伊戰爭期間緊密合作,同時在黎巴嫩也攜手對抗以色列。可儘管如此,老阿塞德與柯梅尼的合作並不是建立在共同的什葉派信仰上,而是政治上的需要。敘利亞與伊朗同時遭受阿拉伯國家抵制,如果雙方再不攜手合作,最終的結果就是在阿拉伯集團的抵制下被分別擊破,根本不必要以色列出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可這不代表老阿塞德就甘願當伊朗的傀儡,他終究還是阿拉伯人,同時也不想走上伊朗那樣的神學主義道路。所以阿塞德在黎巴嫩與伊朗攜手對抗以色列的同時,並沒有真正支持伊朗所扶持的真主黨。相反的,老阿塞德支持比較走世俗派路線的什葉派主義阿邁勒運動來與真主黨抗衡,希望能在以色列與伊朗之間走出第三條道路。

此外在1991年的波灣戰爭中,伊朗對於老對手海珊遭到美國擊敗一事內心十分複雜。海珊雖然與自己打了八年,但相比起美國而言終究是穆斯林自己人,不可能樂見美國領導的多國聯軍將之擊敗。可是世俗派的老阿塞德卻歡迎美軍進駐中東,幫助他消滅同宗但不同派的對手海珊,並協助聯軍將伊拉克部隊從科威特驅逐出去,老阿塞德與伊朗之間的矛盾一覽無遺。

世俗化的阿塞德家族,還是阿拉伯主義大於什葉派信仰的。(許劍虹提供)
世俗化的阿塞德家族,還是阿拉伯主義大於什葉派信仰的。(許劍虹提供)

終究還是阿拉伯國家

小阿塞德比較起老阿塞德,在面對伊朗的時候完全失去主體性。尤其是2011年內戰爆發,若無伊朗派出的真主黨還有聖城軍等什葉派武裝力量的鼎力支持,他早就成為了第二個格達費。在同時遭受反抗軍、土耳其、以色列以及美國的多方壓力之下,小阿塞德沒有任何與伊朗撕破臉的可能性,讓他看在阿拉伯人眼中更像是十足的傀儡。

但這並不代表小阿塞德忘了自己是阿拉伯人,忘了自己父親的奮鬥目標是重建大阿拉伯民族主義。他之所以積極與俄羅斯合作,相當程度上也是希望仰賴這個歐洲東正教國家的幫助來平衡伊朗的什葉派政權。實際上莫斯科、德黑蘭與大馬士革之間並不存在著共同的意識形態或奮鬥目標,唯一把他們團結在一起的是美國這個共同的威脅。

就好像二戰的德國、義大利跟日本,或者日本與汪精衛政權之間也沒有甚麼共同的價值信仰,同樣必須要靠美國把他們團結在一起一樣。2023年3月10日,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在北京斡旋下破天荒達成政治和解,小阿塞德伺機而動,於當年5月7日宣佈敘利亞重返阿拉伯聯盟。此舉象徵了小阿塞德在什葉派與阿拉伯民族認同之間選擇了後者。

到了今年5月份,隨著伊朗的實力在以色列進攻哈瑪斯的戰鬥中不斷被削弱,小阿塞德做出了更大膽的「背叛」行為。他在伊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領土紛爭當中,做出了支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決定,公然對在內戰中出人出力幫助他維繫政權的伊朗喊了一句不。為此小阿塞德遭到伊朗官方媒體的猛烈批判,認為他背信棄義與阿拉伯國家站到了一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