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拆解「汙名」,創造更公平的未來

2025-01-02 05:20

? 人氣

污名的影響廣泛且深遠,覆蓋了個人、群體與整個社會的層面。對於個人而言,污名導致了「雙重負擔」:一方面,他們要忍受外界的歧視與不平等對待;另一方面,他們也可能內化這些負面觀點,導致自尊心降低和心理健康受損。研究表明,污名化的個體更容易患上焦慮症和抑鬱症,並可能因此退縮,拒絕尋求外界幫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群體層面,污名削弱了集體行動的能力,分化了內部的凝聚力。例如,低收入群體可能因內部的污名化而缺乏共同的政治聲音;某些邊緣化族群則可能因長期的負面形象而無法獲得社會支持。

在社會層面,污名的存在製造了不平等與矛盾,削弱了社會整體的包容性與公平性。公共政策往往因迎合污名而忽視污名群體的真實需求,進一步加劇了社會分化。例如,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污名化可能導致相關醫療服務的資金不足,甚至促使決策者制定更為排斥性的政策。

高夫曼提出,污名者的一生可以被視為一種「道德生涯」,分為從無知到認知、從內化到抵抗的多個階段。在初始階段,污名者可能尚未意識到自己被標籤,或者對污名的影響知之甚少。然而,隨著個體進入社會,他們逐漸學會社會對其身份的負面定義。例如,一名身體殘疾的孩子可能在學校第一次感受到同儕的排斥,從而認識到自己的「特殊性」。

接下來,污名者可能經歷四種不同的模式:

1. 與生俱來的污名:例如,出生時即有的身體殘疾或家族背景。

2. 中途獲得的污名:如因事故或疾病導致的殘疾。

3. 後期學習的污名:如在成年後才意識到自身的性別或文化身份被污名化。

4. 他群中的污名化:如移民群體進入新社會後受到的排斥。

然而,污名者的生命歷程並非被動的適應與內化。他們往往會在個體與群體層面展開抗爭,通過建立支持性社群、自助團體以及公開發聲來改變社會對污名的態度。例如,許多殘疾人權運動已成功挑戰了社會對「無用之人」的偏見,而 LGBTQ+ 群體的抗爭則顯示了污名化如何被成功解構。

要拆解污名這一隱形的社會鎖鏈,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 教育與宣導:從學校教育入手,幫助年輕一代理解污名的本質與危害,從而培養更包容的社會態度。同時,媒體應避免強化污名化的語言與形象。

2. 政策改進:制定平權政策,保障污名群體的基本權利。例如,加強對精神健康的公共投資,確保殘疾人的基礎設施無障礙,推動多元化的就業支持政策。

3. 污名群體的自我賦權:鼓勵污名群體建立自己的聲音與平台,通過故事分享、藝術創作等方式展現他們的經歷,挑戰社會對污名的刻板印象。

4. 促進多元對話:推動污名群體與「正常人」之間的正向互動,打破偏見與恐懼。例如,開展社區活動、舉辦公共論壇,讓雙方在互動中建立理解與信任。

污名不僅是一種社會現象,更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一個包容的社會,不應以任何形式將某些群體排除在外,而應努力理解並接納多樣性。透過教育、政策與文化的綜合努力,我們有機會拆解污名這一隱形鎖鏈,為所有人創造一個更加公平、尊重與和諧的未來。

*作者為大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