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31日。美國國旗降下,巴拿馬國旗首次升起,成為運河區唯一的象徵。在場的巴拿馬人歡呼雀躍。
這一幕標誌著一個以抗議、緊張局勢和死亡為標誌的時代的終結。
「巴拿馬人民的反應令人印象深刻。」曾擔任運河管理員數年的阿爾貝托·阿萊曼·祖比耶塔(Alberto Aleman Zubieta)告訴BBC。
25年後,隨著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的爭議性言論,這條跨洋航道的主權再次成為頭條新聞。
川普最近表示:「我們正在被剝削。」他指的是美國船隻使用運河所需支付的費用。
川普暗示,如果這種情況不改變,「我們將要求巴拿馬運河完全迅速地歸還給美國,而不會提出任何問題。」
作為回應,巴拿馬總統何塞·勞爾·穆里諾(José Raúl Mulino)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運河的每一平方公尺將繼續屬於巴拿馬。」
那麼,巴拿馬運河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呢?
一場內戰與一次機會
16世紀以來,建立一條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道一直是歐洲定居者關注的問題。
當時,通往南方海域的唯一途徑是經由智利南部的麥哲倫海峽,這意味著長距離航行,並面對霍恩角(Cape Horn)的惡劣天氣。
19世紀,穿越當時屬於哥倫比亞的巴拿馬地峽的通道是第一個被嘗試的方案。波哥大(Bogota)將運河建設的特許權授予了法國工程師費迪南·德·萊塞普斯(Ferdinand de Lesseps),他曾在埃及建造了蘇伊士運河。
但影響工人的疾病(許多工人是非洲奴隸)、土地的潮濕和持續的降雨導致該項目破產。
這時,美國對這條航道的興趣不斷增加。
當時,哥倫比亞正從一場造成數千人死亡的內戰中走出,並面臨高度的政治緊張局面,這最終為巴拿馬的獨立鋪平了道路。
當時,美國是一個新興強國,已經控制了波多黎各和古巴,並將哥倫比亞的內部危機視為一個絕佳機會:它提出支付4,000萬美元以獲得運河建設的特許權。
這形成了哥倫比亞與美國之間的《海伊-赫蘭條約》(Herrán-Hay Treaty)的基礎,該協議規定了特許權的條件。
這是一場複雜的談判。1903年8月5日,哥倫比亞政府宣布拒絕該提案,理由是這違反了國家主權。
就在這時,巴拿馬(當時是哥倫比亞的一部分)無視哥倫比亞對該條約的拒絕,在美國的支持下宣告獨立,並聲明如果哥倫比亞進行軍事報復,美國將介入。巴拿馬於1903年11月3日宣布獨立。
最終,美國在巴拿馬的不滿中看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在不受哥倫比亞干擾的情況下獲得他們想要的條約」,巴拿馬歷史學家馬里克薩·拉索(Marixa Lasso)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