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國家與緊張局勢的開始
在巴拿馬獨立後,兩國簽署了《海-布納瓦里拉條約》(Hay-Bunau-Varilla Treaty),該條約保證了巴拿馬的獨立,同時巴拿馬授予美國對運河的永久特許權,以及對所謂運河區的控制,這個區域包括戰略水道兩側各八公里(約五英里)的土地。巴拿馬將獲得1,000萬美元的賠償。
1913年工程完成後,蒸汽船「安康號」(Ancón)成為第一艘穿越該水域的船隻,象徵著運河向世界的開放。
但緊張局勢很快出現。實際上,這個國家被物理上分為兩部分。數千名美國人及其家人居住在這個區域內,依照自己的法律生活,同時在正式於1914年啟用的運河上工作。
「運河區居民」(zonians)與巴拿馬當地居民之間幾乎沒有接觸,後者在沒有特殊許可的情況下無法進入該地區。
巴拿馬人的不滿情緒逐漸加劇,最終導致多次示威活動,要求結束美國在那裡的存在並歸還運河。
1958年,一群大學生發起了主權行動(Operation Sovereignty),他們和平地在官方屬於美國的領土上插上75面巴拿馬國旗。
「他們告訴我們,這不是巴拿馬人可以進入的領土。那天,我們說我們不再害怕,並希望達成一項新條約,以結束殖民存在的永久性。」該學生抗議活動的領導者之一里卡多·里奧斯·托雷斯(Ricardo Ríos Torres)在2019年告訴BBC西班牙語。
另一個影響這條跨洋航道主權的事件是1959年的愛國遊行(Patriotic March),當時邀請巴拿馬人民手持國旗進入運河區。
這場遊行起初是和平的,但當抗議者被禁止進入該地區時,巴拿馬人與警察之間爆發了衝突,造成數十人受傷。
這兩個事件催生了一句後來在巴拿馬廣為流傳的話:「插下國旗的人,收穫主權。」
烈士日
這些事件引發了隨後幾年的進一步抗議。
談判最終在1962年達成了一項協議,當時的巴拿馬總統羅伯托·基亞里(Roberto Chiari)與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達成共識,規定兩國的國旗應在運河區的民用區域內飄揚。
然而,當1964年1月1日到來時——該協議應該生效的日期——運河區的居民無視區長的命令,拒絕升起巴拿馬國旗。
1月9日,數十名來自巴拿馬國立學院的學生攜帶校旗前往運河區,要求在當地的巴爾博亞高中升起他們的旗幟。
然而,一些美國警察阻止了他們,這場對峙最終導致20多名抗議者喪生,數百人受傷,巴拿馬國旗也遭到褻瀆,這一事件隨後被稱為烈士日(Martyr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