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暢觀點:「遠洋捕撈」保不住面子,還撈走中國民企的市場信心

2025-01-09 05:50

? 人氣

中國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地方財政收入出現赤字,為維持政府正常運作大量以執法開單方式作為新的財政來源。

中國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地方財政收入出現赤字,為維持政府正常運作大量以執法開單方式作為新的財政來源。

「遠洋捕撈」這個被漁業用來廣泛形容出海捕撈的行為,用到中國民企身上,意思是執法部門在市場經濟的海洋中搜尋什麼,部份欠發達地區的執法部門甚至乘坐高鐵奔赴幾千公里之外,中國官媒稱之為「趨利勢執法」;企業家要妨著自己「被捕撈」,而發達地區執法部份則為轄區內企業辦「防撈講座」,一是為保護民企做表率,二則警告區外執法機構別盯上「我這裡的美味蛋糕」。

新年伊始,隨著中國股匯債三市不樂觀的情況,讓許多人陷入一種悲觀的經濟預期情緒之中。為刺激經濟發展,中國開始在居民消費、銀行間存貸款、股市債券以及匯率上開展新的動作,同時也將此前在中國多個官方文件中提到的「統一大市場」推出實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7日公佈《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有分析認為,難道中國建立了「統一大市場」後會對經濟刺激帶來利好的消息還是打算重回「計畫經濟」時代?根據中國官方經濟學家的說法,「統一大市場是適應市場經濟模式的新循環,完善市場總體風險降至最低,流通交易存活量」等等。從中國政府發布的文件來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分為「產權、進入、信用、流通、土地資源交易、勞動力資源、經濟主體與資本市場的資料共享、資料、能源、環境、商品品質、市場監管與介入」共12項內容。

對此,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體制改革綜合司司長王善成稱,「針對新情勢動態調整、建設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是面向全球、充分開放的大市場,是對所有經營主體平等對待的大市場,絕不是搞自我小循環,絕不是關起門來搞封閉運作的大市場」。

這樣的措施似乎對中國現有的投資環境進行了小幅度系統性的改變,但是對於許多外國投資者而言,也是持觀望的態度。

 

其中備受關注的就是「勞動力資源、商品品質、市場監管和乾預」的問題。此前,歐洲議會通過「強迫勞動法案」,明確對於「強迫勞動」下生產的產品如何應對;而對於勞動權益保障的問題,中國官方給出了答案。此外,包括對於近期中國多地民企發生的「遠洋捕撈」的問題,也在這份文件中有了明確的指示。

起初,「遠洋捕撈」這個被漁業用來廣泛形容出海捕撈的行為,而在一些欠發達地區的執法部門甚至乘坐高鐵奔赴幾千公里之外,進行所謂「異地執法」。這在中國官媒的脈絡裡稱之為「趨利勢執法」。

經歷三年疫情之後,土地財政收入大幅減少。使中國一些地方財政收入開始出現赤字,進而影響地方官僚體系的正常運作。為了減少財政窘境,換來的是迫切尋找新的財政來源,就這樣「遠洋捕撈」應運而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