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的角度
我們不妨以顧客(父母)的角度來思考,父母為何會幫子女投保兒童險,其理由應該是以醫療與儲蓄兩大方向為主軸。進一步而言,建構兒童醫療保障二階段:新生兒時期:著重在住院日額型及實支實付型醫療保險,填補疾病治療的自費費用支出;小學、國中時期:著重在傷害險及傷害醫療的補強,彌補因意外導致受傷就醫的門診或住院治療費用。另一項則是儲蓄,幫孩子籌措未來教育費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認為未滿15歲的兒童不是家中經濟來源,給予過高保障,恐有父母殺小孩領保險金的道德危險,也有人主張一樣是事故受難者,但小朋友沒有保障,對罹難者家屬情何以堪,至今仍是爭論不休。事實上,有保險制度以來,道德危險就存在,不應該認為未滿15歲投保容易產生道德危險的存在,難道滿15歲以上投保就比較沒有道德危險嗎?為何不讓道德危險回歸法律制裁,由壽險公司做好風險控管還給壽險合理的核保及理賠。
特別是在保險科技的運用之下,例如壽險業運用AI、大數據分析應用在「核保」及「理賠」中最重要的風險評估與理賠詐欺檢驗,做好事前的預防管理以及因應未來開放「數位保險公司」。壽險業在未來更應強化創新與研發兒童保險商品(例如碎片化兒童醫療保險),同時,主管機關-金管會,是否因應少子化的衝擊下,重新思考是否有修正《保險法》107條提高身故保險金的必要性。在符合保障精神與避免道德危險的難題之下,正考驗立法者的智慧。
*作者為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