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以「經濟部高層大地震、次長跳船接連閃退」來突顯經濟部長郭智輝自上任後,即因不少爭議決策讓部內公務員、乃至於一般民眾充滿疑慮的窘境,面對如此高壓而侷促的態勢,郭部長當務之急應是找到具備「即戰力」解決核心問題的次長人選,以確保政策穩定推進,並在新內閣上任滿一年的五月之前,交出一份令人信服的成績單。這不僅關乎賴清德總統提出的五大信賴產業,更涉及淨零碳排、運具電動化、機車產業升級轉型等多項攸關台灣未來的重大政策。
其中,運具電動化是關鍵拼圖。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指出,電動運具的創新技術與五大信賴產業中的「人工智慧」及「次世代通訊」密切相關;此外,台灣作為機車大國,為降低燃油機車的污染,國發會訂定2030年電動機車新售比達35%的目標,但2024年的銷售比例不僅只有未達目標一半的10.49%,甚至遠低於2019年的18.7%。這樣的倒退本該由新上任的賴政府大刀闊斧進行革新,但現在作為領頭羊的經濟部若無法先安內,如何協調環境部交通部等相關部會一同攘外,解決台灣在淨零碳排領域落後世界趨勢的困局。
危機也可以是轉機,郭部長要能在總統就職周年前拿出亮眼成績單,面對次長懸缺就應該將運具電動化視為優先「面試題」,接任人選必須能充分認識賴總統於2024年競選期間所宣示電動運具發展五大目標,以更具體誘因加速推動機車產業電動化,結合ICT產業以及淨零轉型技術,成立「淨零科技平台」;並評估制定車廠電車最低銷售比的配套方案,推動電動運具成為兆元產業。綜言之,台灣經濟的未來需要兼顧創新與永續,新任次長必須擁有清晰願景和紮實執行力,方能修復民眾的信心,為台灣的永續發展開創新的可能。
無論新任次長來自學界或產業界,其遴選標準都應聚焦於是否具備推動「淨零碳排」的實力與決心,經濟發展的價值並不僅在於追求GDP的增長,更在於是否能實現永續發展,為下一世代打下良好基礎。
*作者為佛光大學公共事務系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