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一點的導播會說戲,每一場戲的演員各自演什麼角色,導播一一說戲,「說給你聽,不要演錯,導播責任重大!」當年為人熟知的廣播劇導播如崔小萍和後來的白銀阿姨,田姊深深記得:「白銀阿姨當導播的時候,看她導戲的氣勢,我相信比在電影拍攝片場的導演一點都不遜色,我們所有人都要乖乖的…」
演員聲音、音樂、音效 缺一不可
廣播劇演員錄音時,跟在舞臺上的演員一樣,臉部表情與肢體帶動聲音表情,絕不是規規矩矩拿稿子讀,全身都要動起來,唱作俱佳。
《妖刀與天劍》劇情橫跨數百年,劇裡的聲音表情得隨著時代而有所不同,田姊示範,古時候喊媽媽是喊「娘~」,溫柔一點、也拉長一點,現代則是(短促的)「媽!」她說:「吐字的時候,語氣長短、輕柔與否,可以帶動時代的表情。」
聲音也必須跟着角色性格而調整,絕對不能偷懶。如一人分飾多角,一會兒是皇后、一會兒是宮女,同一個聲音、音調可不行,得抓住角色性格做出改變。
廣播劇演員以聲音演繹劇情,音樂和音效則可以烘托戲劇效果,田姊任職於IC之音竹科廣播時曾製作黃春明小說改編的《青番公的故事》,敘述一場水災把田野都淹沒了,在回憶與現實交錯中、大家如何重新把這片土地再建置起來的故事。她以大水把所有村莊的人都沖走,男主角拚死喊著他的阿公,阿公也被沖走了的這一強烈場景開始,如同點題;接著靜默片刻,音樂音效整個沉下來,再緩緩地、很美地升起,讓聽眾被帶到洪水之前那個時期、那個場景。一齣引人入勝的廣播劇,好的編劇、導播,好的人聲與音樂音效,都缺一不可。
上官鼎武俠小說搬上podcast平台 好好聽FM獨家播出
好好聽文創剛開台時,拜訪了身為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的劉兆玄,當看到一大排他筆名上官鼎的著作排列在書架上,田姊突發奇想地問,有沒有興趣把作品變成廣播小說?後來真的陸續把《雁城諜影》、《變法》和《妖刀與天劍》製作為podcast節目上架。嚴格說起來,這三齣屬「廣播小說」,而不是「廣播劇」,兩者之間有一些差別,廣播劇是全部改成戲劇,基本上幾乎沒有敘事者的旁白,廣播小說則是一邊說故事一邊演;當整部作品變為廣播劇時,劇本的撰寫更費功夫,要把書中敘述的過程全部架構成戲劇的場景和對白,難度較高。
上官鼎作品中的角色多為男性,田姊找來臺灣的戲劇配音好手老手們,同一時間進錄音室,「十幾個配音員都是大牌,每一個都可以在戲劇裡面領銜的男主角都被我請來了,有時連錄兩三天,你知道我的成本有多高,要這樣把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以後根本是不可能了,當中有幾位好手在這兩年過世,袁光麟、田志傑、劉忠繼,個個都是美聲,臺灣聲音史上重磅級漂亮的聲音…」,回想錄製的過程,田姊的心思回到當時錄音室的盛況;還好錄了這幾部廣播小說,人們現在仍然可以聆聽這些美聲。「完成以後,我們都覺得做的人很開心、聽的人很感動,劉先生也覺得很好。」
廣播劇在台灣沉寂了好長一段時間,「聽」的重要性卻永遠不會衰退,好聽的廣播劇在越來越多人聽podcast的今天應大有可為。
田姊說:「聲音的時代曾經在臺灣非常美麗,而且是大家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項娛樂享受。隨着時代的演變,跟著數位潮流,我們還可以保留、再強化一些什麼,這是我們可以努力的。」
*作者為廣電媒體人,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田麗雲(約4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