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屏專文:汪琪─為什麼我要補綴1937到1949年的歷史

2024-09-20 05:50

? 人氣

被財經界尊稱為「台灣經濟活百科」的葉萬安接受汪琪專訪(民間史料數位平台提供)

被財經界尊稱為「台灣經濟活百科」的葉萬安接受汪琪專訪(民間史料數位平台提供)

在一場「殖民後期台灣人民的米經驗」座談會,志工端上自製米點心,還有令人眼睛一亮的番薯籤,我從未見過、吃過番薯籤,很想立刻嚐嚐;一位長輩品嚐後舉手發言:「這番薯籤做得太好吃了,我們以前吃的總有股霉味,裡頭常夾雜著硬掉的牛屎、雞屎片…」,聽得我這台北聳傻了眼,原來在過去那個白米珍貴、番薯是主食的年代,將蕃薯刨絲攤在地面曬乾才能保存,若家裡養的家禽家畜肆意通過,曬乾的番薯籤夾著乾屎粒是常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座談會裡,有學者針對日本殖民下的米穀政策和數據發表調研結果,也有學者從台灣文學的視角,由作家書寫的番薯籤一探當時田庄人的面容,現場幾位年長民眾的發言更描繪出當年的真實場景。嘉南大圳的興建對於米穀收成有何影響?那時台灣生產的米到哪裡去了?官方數據和民眾實際的生活為何有落差?各方陳述交織出一股迷人、也讓人想更深入究竟的氛圍。

平台志工用有著香氣和甜味的紅皮紅肉台農 66號番薯刨絲曬乾製成的好吃番薯籤,跟古早年代灰白色、夾著屎乾的番薯籤截然不同(民間史料數位平台提供)
平台志工用有著香氣和甜味的紅皮紅肉台農 66號番薯刨絲曬乾製成的好吃番薯籤,跟古早年代灰白色、夾著屎乾的番薯籤截然不同(民間史料數位平台提供)

座談會主辦人–政大榮譽講座教授汪琪很感性地向大家介紹主辦單位「民間史料數位平台」,定位是「大時代的小民歷史」;她說,歷史似乎總是屬於大人物的,很少有人把小人物放進歷史,但說不定是小人物決定了大人物的命運?戰爭導致史料的缺損,所蒐集到的民間資料與官方文獻常有落差,為什麼?民間史料數位平台蒐集1937到1949年,海峽兩岸歷經大戰、最動盪時期的民間史料,徵求老故事、老物件,將這些來自於老百姓的史料整理編輯為一篇篇動人文章或影音,自2022年8月上線以來,平台網站已滿是珍貴的歷史片段,舉辦座談會更讓小人物與歷史紀錄多軌敘事,呈現歷史不同的面向。

在「殖民後期台灣人民的米經驗」座談會,民眾分享當年所吃的番薯籤常帶著霉味與雜質(民間史料數位平台提供)
在「殖民後期台灣人民的米經驗」座談會,民眾分享當年所吃的番薯籤常帶著霉味與雜質。(民間史料數位平台提供)

又高又瘦的汪教授,人見了總是疼惜她是否又瘦了點,她的人生精彩,法國出生、馬達加斯加度過童年,回到台灣唸政大新聞系,常是班上第一名,後來到美國攻讀碩、博士,是台灣第一位傳播學女博士,講學足跡遍及台灣、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地,經歷之豐富可以說上幾天幾夜;她早已過了退休年齡,在紐西蘭買了塊農地,大可生活悠閒快樂,卻給自己找了個從零開始創辦平台,蒐集1937到1949年人們真實經歷的差事,她的學生,也是平台志工的資深媒體人李莉珩忙不迭地說:「老師自掏腰包,校長兼撞鐘啊!」

而老師微微笑著,若有所思:「我的初衷,可以說是一種不平的感覺…」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汪琪、李莉珩(約46分鐘)

民間史料數位平台創辦人汪琪以舉辦座談會的方式,讓學者的研究和民眾的實際經驗對話,探討殖民時期的官方米穀政策和民間真實情況(民間史料數位平台提供)
民間史料數位平台創辦人汪琪以舉辦座談會的方式,讓學者的研究和民眾的實際經驗對話,探討殖民時期的官方米穀政策和民間真實情況(民間史料數位平台提供)

創辦民間史料數位平台 從民間發掘歷史真相

多年前,汪琪和先生來到法國諾曼第的盟軍墓園,莊嚴漂亮的環境,讓她想起對日抗戰陣亡的三百多萬亡靈,可是除了雲南騰衝的國殤墓園,幾乎很少看到類似的紀念園區,她甚至曾在台灣的森林公園見過日本人為軍犬軍馬所立的碑。汪琪引用中研院院士楊儒賓收集兩千封1949年前後書信所說的:「一個苦難的時代,有多少人付出他們的生命、青春和前途,做為後來者,幫他們爭取發言的機會,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為島嶼、為兩岸,撐開相互理解的空間」。說出了汪琪的心裡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