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當年的德國,擁有受列強屈辱的歷史記憶、日漸壯大的政經實力,以及改變現狀的能力與意願,亦複製當年日本聲稱具有維持亞洲秩序的資格大戲,中國怎不讓美國如坐針氈?
倘若先撇開領導人特出的行事風格等因素,單就歷史觀點檢視美中貿易戰的發展,「一發不可收拾」亦是選項之一。尤以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援引雅典史學家觀點所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the Thucydides trap),最為人熟知。
簡單地說,修昔底德陷阱指既有強權與崛起強權互爭主導權,最終以戰爭手段一分高下的局面。艾利森指出,在十五世紀至今的十六個新舊強權對峙案例中,即有十二個是一方或雙方自認已面臨退無可退的生存危機,遂走向戰爭。無論是延燒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德之爭,或引發太平洋戰役的美日之爭,皆是如此,且大多是從崛起強權經濟規模超越(或預期將超越)既有強權開始。畢竟從戰略角度來看,當新強權擁有龐大的經濟實力,等於有添購新型軍備或改變權力遊戲規則的能力,自然會讓舊強權的危機感遽增。
二十世紀初,身為崛起強權的德國,在歐洲大陸權力結構壓力下,倍感不安,便基於防衛性與攻擊性動機,主動向既有強權的英國與其協約國(如法國)開戰。而稍後發生的美日之爭,則是既有強權欲截斷新強權的崛起之路。
當時美、日兩國軍事與經濟實力雖仍懸殊,但因日本不願遵守美國在中國境內定下的「門戶開放政策」(Open Door Policy),再加上美國看出日本正在快速工業化與強化國防的意圖,遂以限制金融、貿易流動等手段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從禁止對日本輸出航空燃料油與高級廢鐵,一路擴及銅、鐵、原油等基本原物料,使萌生救亡圖存危機感的日本,孤注一擲地突襲珍珠港,足見美國對日本的經貿制裁乃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線。
若將時序拉回現今,從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可知,二○一三至一四年間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已超越美國,且一五年後差距加速擴大。再佐以中國如當年的德國般,擁有受列強屈辱的歷史記憶、日漸壯大的政經實力,以及改變現狀的能力與意願,亦透過各種政經手段複製當年日本聲稱具有維持亞洲秩序的資格大戲,怎不讓美國如坐針氈?
由此看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手執「讓美國再次偉大」旗幟,對中國大打貿易戰,或許只是剛好碰上歷史的必然而已。至於會不會成為新一輪修昔底德陷阱的引信,仍須密切關注。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652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