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角度而言,所有傳統媒體即使尚未、也很接近「失去自主性」,大家幾乎都依靠在臉書等社交媒體,以獲取讀者的青睞;臉書為媒體導入流量,而流量代表的就是廣告與營收。即使被認為新媒體成功模式、已經有獲利的BuzzFeed,也有7成以上的流量來自臉書。
當臉書要搞媒體時,有些反對意見就是擔心媒體失去自主性;但現實世界則是越來越多人靠社交媒體得到新聞訊息。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的研究發現,智慧手機用戶用一半的設備使用時間閱讀新聞,越來越多的用戶利用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發現新聞,也不再訪問新聞網站的主頁,很多新聞提供商難以通過智慧手機內容獲利。
根據其調查數據顯示,智慧手機用戶用一半的設備使用時間閱讀新聞;而雖然有超過2/3的智慧手機用戶會下載新聞APP,但其中僅有1/3的用戶每週使用此APP,但卻有4成的智慧手機用戶每週使用臉書發現、閱讀、觀看、分享和評論新聞,其它WhatsApp、Instagram、Snapchat等比重雖遠不如臉書,但在新聞散播的影響力也日益增長。
這顯示只有最忠實的智能手機用戶才使用新聞應用,而其他用戶主要用社交媒體、消息應用、電子郵件和手機通知閱讀在線新聞。因此,傳統媒體在網路上的官網平台逐漸式微,甚至在這波大媒體潮中,可能淪為為臉書、蘋果、谷歌、微信、推特等科技大咖打工、提供內容的角色。
在大媒體潮的洶湧浪濤中,內容仍是王,但傳媒本身已不是王者了;這頂王冠,是戴在有能力提供更大平台的科技巨擘頭上了!或許,換個角度說,最後皇袍加身、君臨天下者,竟是那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