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在數位世界中發跡,打造出Amazon.com,並由此拓展到實體世界,希望能廣設無人便利商店「Amazon Go」。
除了Amazon.com之外,在數位世界拓展過程中,亞馬遜還收購了薩波斯(Zappos)這個達康企業;而在實體世界的拓展過程中,則是收購了美國高級超市「全食超市」,一步步將空間價值事業化。
在網路世界中獲得地利的企業,於現實世界中也將掌握地利,亞馬遜的成功就證明了這一點。亞馬遜在網路世界中,以「大數據×人工智慧」進行顧客分析,達到0.1人市場細分,並累積了龐大的資料,這在現實世界的競爭中也是很有用的利器。
亞馬遜就是這樣一步步拓展自己的空間價值。我認為這可以由管理學中的三個面向來分析,分別是規模經濟、範疇經濟、速度經濟,這三者的網路效果,造就了亞馬遜的空間價值。
所謂的規模經濟,與低成本結構幾乎是同義詞。生意的規模越大,便能以越便宜的價格提供服務。
所謂的範疇經濟,簡單來說,就是讓原本只販賣書籍的電子商務網站開始販賣CD或DVD,甚至是家電與生活用品。但如果這些商品不適用於原本只設計來販賣書籍的平台與生態圈的話,採用這種做法則會造成在經濟面上或財務面上都不划算的情況。不過,CD、DVD、家電、生活用品等商品皆很適合與書籍共用同一個平台,因此可以無縫接軌地套用在同型式的商品目錄中。換個方式說,亞馬遜判斷這些商品間可以產生綜效,所以把這些商品一起放進來賣。也因此,在亞馬遜可買到的商品種類也越來越多了。
範疇經濟中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重點,那就是與外部商業夥伴合作時是否能產生綜效。亞馬遜需思考有哪些事業得靠自己獨立進行,而有哪些事業需要開放給其他人加入,開放其他人加入的事業又要在哪一個環節獲利。
Kindle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實我在Kindle store買到電子書籍後,並不是用Kindle閱讀,而是使用由蘋果公司所開發的平板裝置iPad來閱讀。亞馬遜開發了一套名為Kindle Reader的app,只要在你的裝置上安裝這個app,就可以使用Kindle以外的裝置來閱讀。
要不要開放其他製造商的裝置閱讀Kindle store的電子書,在商業上是一個很大的抉擇。不過,比起賣Kindle的硬體裝置,亞馬遜的收益來源,主要其實是靠在裝置上閱聽的軟體內容。
在擴大事業種類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綜效。即使是乍看之下「與電子商務沒什麼關係」的新事業,只要能與舊事業產生綜效,亞馬遜就會發展新事業。要說明事業間的綜效可以用Amazon Prime為例,只要每年付3900日圓,或者每個月400日圓的會費,就可以享用特急配送或當日配送,也可享有免費收看電影、電視節目等各式各樣的優惠。另外,雖然在日本還沒上市,其實Amazon Echo也是Prime會員獨享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