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經濟學的終局與法蘭西的遺產

2015-08-14 05:40

? 人氣

當所有的生產和服務都由機器人提供時,這就是人類經濟學的終局,一個生產力無限大的世界。( 取自騰訊科技網)

當所有的生產和服務都由機器人提供時,這就是人類經濟學的終局,一個生產力無限大的世界。( 取自騰訊科技網)

經濟學被戲稱為是「鬱悶科學(Dismal science)」,主要是因為一般人預期經濟學研究不只能夠解釋過去,還要能夠預測未來。偏偏在大家期待最多的後面這一項,經濟學的預測面臨的是市場動態的回應,如果某一個預測有足夠的說服力,金融市場、企業採購和消費大眾就會根據該預測調整自身的行為,從而改變了未來,而使得該預測未能實現。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簡單來說,如果經濟理論能發揮預測作用,那未來就會改變而無法印證先前的預測。反過來說如果未來的發展符合了經濟理論的預測,那表示先前沒人相信該經濟理論的預測,所以也是白忙一場。

把一般人搞得更加糊塗的,是各大經濟學派彼此總是互相攻訐不斷。不如物理或者數學研究等終究會有贏家勝出,經濟學派似乎大家都是對的,也大家都是錯的。最有名的一道戰線是由凱因斯傅利曼的徒子徒孫們畫下來的,纏鬥數十載至今,烽火依舊連城。

人類所有智能活動中應該沒有比這個更讓人「鬱悶」的吧!

但在這鬱悶科學領域裡,有一個觀點倒是所有學派都一致同意的:人類的生活福祉的提升,取決於「生產力」的提升。

不管國家GDP如何變化,不管個人所得如何升降,不管國際匯率如何波動,不管經常帳赤字起伏,不管國家債務增減,人類福祉僅僅繫於「如何用更少的勞動力創造更多的產品和服務」。

在經濟學上勞工生產力通常是很簡單的計算如下:

勞工生產力=個人實質產出/勞工工時

當個人工時不變,而實質產出提升時,生產力會提升,進而提升人類經濟福祉,工業革命以來的許多進展都在於此:用同樣的勞工輸入產生更高的產出,因此能分配給勞工(也就是消費者)的實質福祉也就更高。

以美國農業為例,在南北戰爭之前的十九世紀,美國有超過一半的勞工務農,所生產的農作物(實質產出)僅僅能滿足美國自己的需求;而今美國務農人口佔勞動人口不到一個百分點,所生產的農作物不僅餵養自己國家的三億人民綽綽有餘,還多到要強迫推銷給貿易國夥伴。

另外一個提升生產力的方式是維持產出不變,降低工時。

經濟學家凱因斯在世時曾經預言,在二十世紀末人類一週只需要工作三天。當時他是根據生產力提升的速度(來自科技、金融、貿易和商業模式創新)而做出這個預測,可惜這個預言沒有成真——還記得一開始我們解釋這門「科學」為何如此「鬱悶」嗎?——因為儘管生產力大幅躍升,消費者的慾望也更加提升,因此總體經濟需要更多實質產出,最終導致工時只有微幅滑落。

上面那個簡單公式中,如果分母為0,計算結果就會變成無限大。也就是說如果勞工工時降為0,生產力就會變成無限大,理論上人類福祉也會變成無限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