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過去曾有「一顆蘋果救經濟」的說法,蘋果產品銷售佳,供應鏈當然是「吃補」,台股與經濟一起受惠;銷售差則股市與經濟一起受挫。曾有法人研究過單是蘋果手機,就能幫台灣外銷出口訂單增加2個百分點、讓經濟成長成長率增加0.5個百分點左右。因此今年蘋果砍單,對台股及台灣的出口與經濟,當然會有衝擊。
除了供應鏈、投資者要評估蘋果後市,想想是否要及何時要遠離蘋果外,消費者(或是果粉),其實也要評估是否要「叛逃」了,因為,很可能不久之後,你就再也買不起貴森森的蘋果產品。
從有第一款產品問世以來,蘋果總是「高人一等」;PC時代,不論品牌或白牌PC,價格永遠只是蘋果的一半左右;到移動裝置時代亦復如此,今年更是創新高。過去的基本模式是:更好的新一代產品維持去年原價,舊品則降價求售,不過去年起這個模式打破,新品價格往上拉,今年更是幾乎所有產品全部上調。
今年新推出的iPhone從749美元(台幣26900元)起跳,最貴的 XS MAX超過5萬元;2018年新iPhone的平均售價已達745美元,安卓手機的平均售價則預估為262美元,等於買一支iPhone可買3支安卓手機。接著推出的新iPad、電腦全部調漲,最高漲價幅度5-6成,iPad頂級規格可賣到台幣近6.5萬。
蘋果的策略是在整個產業成長動能乏力時(手機出貨成長率從2位數掉到1%不到),拉高單價來增加營收與獲利,去年的iPhone X證明策略成功,今年是食髓知味再次拉高價格。不過,從近期的砍單消息來看,市場反應顯然不如蘋果預期,願意埋單的消費者遠比蘋果預估與期待的少。
坦白說,iPhone XS MAX是無庸懷疑的全球最佳智慧手機,但即使是最忠實的果粉,面對入手就要4、5萬元、維修費亦屬天價(一個螢幕摔破就要花1萬元)的iPhone,也要猶疑再三。手機、平板、筆電等3C產品,都不是可「永傳子孫」的東西,而是3年左右就要更新汰換,更何況其它功能夠好、夠用價格又低的選擇極多,蘋果不斷拉高售價,從今年市況看,應該很快就會碰到許多果粉的極限─日本電信公司綁約銷售XR已出現折價,這是蘋果手機首次在上市1個月就折價。
依照蘋果拉高價格作法,果粉可能越來越買不起,因此是不是、該不該考慮早點跟蘋果說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