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仁台觀點:核廢料處理的三大法寶─固化.乾儲存.廢燃料再處理

2018-12-06 06:30

? 人氣

圖為核一乾式貯存桶。(台電提供)

圖為核一乾式貯存桶。(台電提供)

「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後,媒體顯示:蔡政府、新北市政府、屏東縣政府與許多非核民眾對核廢料處理仍有疑慮。實際上,核廢料是可以處理的,核安全也是可以控制的,否則發生過核災的日本、美國、俄國就不會繼續使用核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龍潭的核能研究所,1998年研發成的高效率壓水式核污染廢液固化技術,獨步全球,獲得美、日、法等十多個國家的專利。使用這種固化技術後,馬鞍山核三廠每年由以往的四、五百桶的核污染廢液,1999年驟降為34桶固化核廢料。在技術繼續改進後,2002年更降至17桶,使該廠成為全世界核廢料總量最少的核電廠。

在核電廠中,主要的核燃料是鈾235,鈾235是一個核種,鈾代表化學元素,235代表質量數,是核裡中子數與質子數的總和。鈾235在吸收中子後,會產生核分裂,每次核分裂,鈾原子核會裂成兩半,產生兩個不穩定、比較輕的原子核,被稱為核分裂產物 (Nuclear Fission Products),最有名的核分裂產物是碘131和銫137。不穩定的核分裂產物會連續衰變,放出約一百萬電子伏特左右高能量的Beta 粒子(電子)和Gamma射線 (高能量光子)。核廢料含有許多這類核分裂產物,於是這類核分裂產物成了核廢料的主要 (大於95%)放射源。另一類放射源是中子活化產物 (Neutron Activation Product),是核電爐中核燃料以外的材料,在吸收中子後產生的,最有名的中子活化產物是鈷60(可供放射治療用)。這些核分裂產物和中子活化產物,各有不同的半衰期,譬如碘131的半衰期約八天,銫137的半衰期約30年,鈷60的半衰期約五年。很多核分裂產物半衰期短,故核廢料的輻射度不斷在衰減。

核廢料中,最強的(大於95%)放射源是燃燒過的核廢燃料,最大量的放射源是核污染廢液。因此,核能研究所發明的高效率壓水式核污染廢液固化技術,將馬鞍山核電廠每年由以往四、五百桶的核污染廢液固化成17桶,是了不起的大成就,是一大法寶,日本人也來取經學習應用。

蔡總統曾以臉書表示「非核家園」主張有個最困難的問題,就是核廢料的處理…(圖/Tetzemann@pixabay)
蔡總統曾以臉書表示「非核家園」主張有個最困難的問題,就是核廢料的處理…(圖/Tetzemann@pixabay)

核電廢料分為高、中、低放射性三類,高、中放射性的核電廢料(主要是燃燒過的核廢燃料)量較少,放在核電廠內儲存。低放射性廢料(包括核污染的廢樹脂、廢液固化物、殘渣、衣物、零組件等)量較多,須運往核電廠外(如蘭嶼貯存場)儲存。與大眾健康有關的,主要是低放射性廢料的儲存。

影響大眾健康的放射源,分為人體外放射源和體內放射源。體外放射源輻射的強度大致與距離平方成反比,此外會受到地形的影響。台北市為盆地,與國聖核二廠和金山核一廠隔著高聳入雲的大屯山群,與龍門核四廠也隔著高聳的獅球嶺山群做天然屏障,比福島核電廠與東京市間一片平原、無屏障的地形,要好得非常多。放在核電廠內儲存的核電廢料,對住在台北盆地的台北市與附近新北市居民的健康,因有高山屏蔽,加以距離遙遠,不會有影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