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的是,中共從堅持「能餵飽十二億中國人就是人權」到一步步「回歸毛澤東式極權」,都是「賽先生」社會控制及科層化病態發展的結果。用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五階段「需要層次」論來說,中國大陸只達到「生理需要」層次,以及一小部分「安全需要」「歸屬需要」,完全沒有進入「尊重需要」及「自我實現需要」屠次(要求這兩種需要的人還會遭到迫害整肅)。
而台灣不同。台灣已是多元民主社會,不可能只滿足於「生理需要」或中共統治下限制重重的「安全需要」及「歸屬需要」。因為「尊重需要」已是台灣生活常態,「自我實現需要」亦已逐漸拓展。即使台灣選民一時選擇了「拼經濟」,對「進步價值」仍是不會放棄的。
關鍵正在,人一旦滿足及進入更高階段的馬斯洛「需要層次」,人就不可能甘心回到低階層次(純動物層次)。啓蒙運動的發展原本就是以民主自由人權的心靈或精神素質為目標,所以稱為「普世價值」,富強繁榮這些物質層面反而被視為前者手段,如亞當斯密說的「個人的自私可以有助於整體社會福祉」。自私如何有助社會福祉?亞當斯密更早的著作《道德情操論》早已指出,利己行為應受道德約束,人必須成為「道德人」,美德對社會的推動力高於理性。
而且擺在台灣民眾面前的現實,更顯示「進歩價值」不可放棄:一是國民黨這次勝選是憑白受惠;二是民進黨努力推動的改革,國民黨大都反對。以致很多人已在擔心,國民黨如果再度贏得政權,會不會讓年金改革再度倒退?讓極有限的司法改革難以為繼(如行政法院竟在選後推翻黨產會凍結婦聯會資產的決議)?甚至解散黨產會及促轉會,讓改革白忙一場?
如果選民心中有「進步價值」,就不會允許這種事發生,並知道如何在關鍵時刻做出更佳抉擇(「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誠然,啓蒙不是永遠呈缐性進行的,如同「進步」不是永不回頭一樣。二十世紀的法西斯、納粹及共產極權大反動,就是啓蒙大頓挫的例子;六百萬猶太人的被「最終解決」,就是理性科層化發展最可怕的例子。廿世紀末期「民主第三波」(人類史上最大民主化浪潮)的發生逆流及「歷史終結論」的平地生波,亦是啓蒙樂觀主義最新挫折的例子。所以台灣的啓蒙及進步也不能避免出現波折。
但整體而言,文明發展還是「迂迴向前」的,否則民主國家不會在廿世紀快速增加,民主自由人權不會成為普世價值。擁有「進歩價值」的台灣人民既已歷盡艱辛,終於克服重重阻難,實現今日的民主多元社會,他們之中多數人又怎麼可能「要拼經濟,不要進步價值」?怎麼可能選擇回到黨國極權體制或接受共產極權體制?
*作者為時事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