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4月27日,中華民國海峽交流基金會(即「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即「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了會面,史稱「辜汪會談」(Wang-Koo talks),這是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中國與中華民國首度正式的官方會晤。
2015年11月7日,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Shangri-la Hotel Singapore)舉行正式會面,更成為兩岸分治分裂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歷史性會晤。

從1993年至2015年,2次會面時隔22年,時序荏苒,物換星移,人事已非,但唯一不變的是會面地點依然是新加坡,到底新加坡憑什麼在兩岸協商上扮演重要角色?

李光耀成推手
新加坡成為兩岸官方會晤的歷史地點,說明了其在兩岸溝通往來的地位,作為台海兩岸認可的公正第三地,領導人李光耀居功厥偉。
李光耀身為華人,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努力讓新加坡於1965年成功脫離馬來西亞,成為獨立國家,全力發展經濟,奠定了新加坡的地位。一般認為,李光耀與兩岸領導人建立的深厚交情,讓新加坡與中國、台灣各維持著等距的關係,是新加坡成為兩岸會面歷史地點的主因。
#HK #China #EM #Asia Singapore’s first prime minister Lee Kuan Yew considered euthanasia in his fin... http://t.co/D1hvShs51b @SCMP_News
— GISF_ND (@GISF_ND) 2015 8月 10日
根據中華民國監察院前院長錢復的說法,原本立場積極反共的李光耀,在中國宣布進行改革開放後,1978年才開始與鄧小平建立私誼。
李光耀在回憶錄《李光耀回憶錄: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中自陳,新加坡在1990年10月3日與中國建交前,便已參與中國的投資、城市規劃、機場發展和改善旅遊設施,因為他的心目中,在1978年中國共產黨召開第11屆三中全會決定進行改革開放後,中國「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How Lee Kuan Yew impacted China http://t.co/UEw2xk153B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joylingualworld #ジョイリンガル http://t.co/VWZYOzc6VH
— オンライン英会話 Joylingual (@joylingual) 2015 6月 29日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榮譽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更表示,鄧小平曾透過李光耀,詢問蔣經國是否願意與他會面,但當時蔣經國以不相信共產黨為由拒絕。
@mzsites 邓小平很没面子 81岁时托李光耀带话邀见蒋经国遭拒绝: 前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主任傅高义(Ezra Vogel)所著「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 http://t.co/lpBXrERi
— Adam C (@mzsites) 2011 10月 6日
1994年,中國新加坡工業園區(China-Singapore Suzhou Industrial Park)正式於中國蘇州成立,成為中星兩國間重要的跨國合作項目。
自1976年至2015年期間,李光耀總計訪問中國33次。
台星關係佳
李光耀與蔣經國的交情則更為深厚,縱使台星兩國至今仍未建立邦交,但從蔣經國任命次子蔣孝武擔任駐新加坡副代表一事看來,足以看出當時台灣重視新加坡的程度。
另外,新加坡的星光部隊自1975年起便前往台灣受訓行之多年,與新加坡建交後,中國甚至提議可提供場地讓星光部隊受訓,但新加坡至今仍決定在台灣受訓,軍事合作關係穩固。
李光耀曾造訪台灣25次,創下國外領導人造訪台灣的次數紀錄,根據錢復的說法,李光耀與蔣經國兩人的關係是「無話不談」,當李光耀訪台時,經常陪蔣經國一同下鄉訪問,蔣經國對於李光耀流利的台語羨慕不已。
不過,由於李光耀對兩岸未來發展的務實作法,讓李光耀始終反對台灣獨立,也了解中國不願意賦予中華民國合法地位的底線,因此在台灣政權轉移後,李光耀與李登輝、陳水扁2位領導人的關係已不若以往。


習近平、馬英九與新加坡
馬英九與習近平2人也都訪問新加坡多次。
參與會談之一的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他擔任法務部長時,曾於1994年訪問新加坡,並與李光耀會談,2001年與2006年皆以台北市長身分前往訪問,也會見了時任總理的李顯龍,李氏父子對於馬英九並不陌生。
現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任職福建省的9年期間(1993年至2002年),4度訪問新加坡,同樣與李氏父子建立私誼。

在經濟方面,中國自2013年起成為了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新加坡在2013年與2014年也均為中國的最大投資國,中星兩國交往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台灣則在2013年11月7日簽署了《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2014年4月19日生效)。
新加坡對中國與台灣,都有著愈趨緊密的經貿關係。
保護新加坡利益
從李光耀與兩岸領導人的交情,新一代兩岸領導人拜訪李光耀次數的頻繁,在在反映出,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成為華人世界中和平使者角色的企圖心,才將新加坡推上歷史舞台,在兩岸往來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
李光耀積極扮演台海兩岸調人角色的主因,是他了解新加坡的相對實力不強,若要在亞洲安身立命,必須盡量減少不確定因素,為的無他,僅為保護新加坡的國家利益而已。
#LeeKuanYew remembered as facilitator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China #Taiwan #Singapore http://t.co/HpxBoTF95K pic.twitter.com/wxL85xm5yj
— Alessandra Colarizi (@AleColarizi) 2015 3月 23日
綜上所述,吾人可以了解,新加坡在兩岸來往歷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固然是新加坡的第3國地理位置使然,但若不是李光耀身為華人,加上強烈的個人意志與使命感,辛苦取得了中國與台灣的雙邊信任,新加坡不會2次登上兩岸會面的重要歷史舞台。
不過,隨著李光耀於2015年3月23日的過世,以及兩岸溝通管道較以往暢通的大環境轉變之下,或許,這是新加坡最後一次在兩岸交往中扮演重要角色。辜汪會談地點、對岸主動邀約 馬習會新加坡實現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