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專業決策,尤其是金額龐大、細節龐雜的大型投資案,決策的品質管理非常重要。從立案假設、數據蒐集、情報驗證、到最終判斷,是一個連續變動降低風險與不確定性的複雜過程。只要牽涉到人,大量應用邏輯與科學方法的決策過程仍然會受制於人性的先天弱點。由人主導的決策過程本身,其實就是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源頭之一。許多探討投資風險因素的評估,多著重在外部因素的辨識與分析,卻很少探討決策過程的本身。決策過程的品質管理,其實也就是風險管理。
風險與不確定性在此並列,似乎重複,其實不然。經濟學大師Frank Knight在其名著《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t》其中指出,風險是可量度的不確定性。在思維與行動上區分風險與不可量度的不確定性,以及不知道其實不可量度的不確定性,是經濟學嚴謹化的里程碑,也是利潤分配之基礎。在任何決策體系中,量度不確定性的過程,必定與情報蒐集與研判息息相關。能否避免 GIGO(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決策謬誤,以及降低決策者對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混淆,就成為評估專業諮詢顧問與數據情報供應商盈利模式的重要指標。
以資訊半導體業分析員非常熟悉的研究諮詢機構Gartner(紐約證交所代碼IT)為例,Gartner被認為是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其研究範圍覆蓋全部IT產業,就IT的研究、發展、評估、應用、市場等領域,為客戶提供客觀、公正的論證報告及市場調研報告,協助客戶進行市場分析、技術選擇、項目論證、投資決策,在投資風險和管理、營銷策略、發展方向等重大問題上提供重要諮詢建議,幫助決策者作出正確抉擇。在其2015年的投資人大會上,Gartner指出其研究產品的市場潛在商機足足有580億美元,而Gartner於2014年的長約訂戶的合約總值才16億美元,成長空間巨大。再考慮Gartner法人訂戶數在過去十年內從不足六千名成長到將近一萬名,平均年度合約價值也從約九萬美元成長到超過十六萬美元,研究產品的毛利將近七成,總市值高達75億美元,本益比破40倍,華爾街投行分析師也認為雙位數營收增長可以持續,一整個是成長股的氣勢。 仔細去想,Gartner的專業情報與諮詢服務,是否真有那麼高的價值?權威性與面對日益艱難的競爭環境,資訊長與相關專業人士為何仍然願意持續訂閱Gartner的內容?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甫於十一月十八日慶祝於紐約掛牌上市時週年的IHS諮詢公司(紐約證交所代碼IHS)。成立於1959年的IHS,原來是把航太工業產品型錄放到微縮膠片上的服務公司(IHS就是Information Handling Services的縮寫),美軍飛彈指揮部還曾經僱用HIS為其開發軍工零部件的資料庫,以利其承包商設計新產品。透過一系列併購,HIS逐漸發展為一間總市值超過80億美元,年營收超過23億美元,EBITDA利潤率近30%,以超過3000位專家與研究員,以及800位軟體工程師在全球31個國家的140間辦公室提供專業諮詢服務的上市公司。旗下品牌包含詹氏國防資訊集團、Cambridge Energy Research Associates(由普立茲獎得主Daniel Yergin創辦)、Global Insight(宏觀經濟研究)、CMAI(化工業諮詢)、Fairplay(原為Lloyd’s Register旗下的全球海運專業期刊)、Carfax(提供車主與保險公司車況報告)與RootMetrics(量度行動通訊網絡效能)等,服務範圍涵蓋能源、航太、金融、醫療、環保、農業、化工、零售、資訊業、精密製造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