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Fiorina參選總統,議題廣告的攻擊力道較五年前收斂許多。有趣的是,她似乎忘記註冊carlyfiorina.org這個網域,結果被左派駭客幽默地嘲弄了一把,令人莞爾。合眾國人民的科技與民主素養,確實令人景仰。
在社群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信息傳播與吸收的時段高度破碎,資訊與雜訊往往一時難辨,結合astroturfing的技術與issue ads的黑暗公關,將持續挑戰互聯網時代的群眾智慧與判斷力。就算群眾像《盜夢空間》中的齋藤般受過嚴格的訓練,可以辨別天然草根與人工草坪的差異,但人類進化的腳步畢竟趕不上科技迭代更新的速度。當我們每天處在資訊與雜訊同樣超載的環境當中,假到真時真亦假,真到假處假還真,誰能確定民意的展現是被充分告知後的自主決定?
我在2013年的一篇英文演講稿《Financial Propaganda Model in SoLoMo Era: Demand Creation and Journalism》當中曾大膽假設,由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大師Noam Chomsky因批判美國主流媒體配合財團與政客操縱輿論而提出的「宣傳模型」(propaganda model),雖然沒有確實證據在公民社會中被有系統的部署,但卻很可能早已在華爾街主導的全球資本市場中付諸實行。這個模式的唯一目的,就是創造需求:在金融領域是刺激成交量,延伸到針對一般消費大眾的電子商務,就是刺激慾望。
所謂的SoLoMo,本來是指基於社群(Social)、在地(Local)與移動(Mobile)的互聯網概念,在我提出的金融宣傳模型中,被改為交易平台為了刺激需求,需要設計基於社群從眾心理(Socialize)、選擇限縮(Localize)選擇與迅速動員(Mobilize)的整合行銷策略,來合理化建構與維持高成本交易平台(全球投資銀行的固定營運成本一年至少40億美元)的鉅額投資。
要深入理解這個模型,想像一位在華爾街管理1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工作的高級投資分析師湯米,究竟如何吸收處理資訊,以及利用資訊判斷與行動。
湯米每天都很早起。一張開眼他就登入Bloomberg Anywhere的智能手機客戶端,觀察前夜亞洲市場與歐洲市場的狀況,看看是否在自己負責的投資組合中是否有任何股票行情出現異動。他打開iPad,發現高盛、摩根、美林等各大券商與華爾日報、金融日報的app紛紛閃出紅點,通知他有很多與他關注的行業與市場的最新情報等著下載。他很快瀏覽完六十則頭條、存下五篇研究報告等等在地鐵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