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文:漢高祖劉邦─敢做大夢才有大事業

2018-12-31 06:20

? 人氣

總之,沛縣年輕人聽說那些「神蹟」,就有更多人跑到大澤追隨劉邦。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秦始皇駕崩,秦二世比老爸更嚴苛暴虐,陳勝、吳廣率先揭竿起義,占領陳縣稱王,原楚地郡縣紛紛響應,很多郡守縣令主動易幟。如此現象有其原因:趙高建議秦二世樹立權威,「郡縣守尉有罪者一律誅之」,郡縣長官為之惶惶,每天都生活在恐懼當中,既然有人帶頭,當即附和造反。而那些嚴格執行秦帝國嚴刑峻法的郡縣,則是鄉人殺了郡守縣令,然後推一位領袖響應起義。

陳勝派出的遠征軍將領周市,甚至一路打到函谷關,沿途郡縣望風披靡──以上正是「秦失其鹿」的初期場景。

沛縣就在陳縣附近,沛縣縣令見大勢所趨,也想起兵響應陳勝。沛縣的主吏蕭何、獄掾曹參對縣令說:「閣下身為秦朝官員,如今想要起事,只怕沛縣子弟不肯聽命。如果閣下召喚那些躱在山澤地區的亡命之徒,可以聚集數百武力,以之脅迫沛縣子弟,他們就不敢反對了。」

縣令乍聽之下覺得有理,於是蕭何派樊噲去召喚劉邦。

當時劉邦在大澤中已經聚集了數十、近百徒眾,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天上掉下來的機會,馬上行動,一群亡命之徒遂直往沛縣城而來。這時候,沛縣縣令卻又反悔了,他擔心生變,緊閉城門不讓群眾進城,甚至起意要殺蕭何、曹參。蕭何、曹參這下沒有退路,兩人從城牆上縋出城外,投奔劉邦。

劉邦此時面對難題:城門關了,要攻打縣城嗎?

第一、自己只有數十、近百人,未必攻得下來;第二、那樣可能嚇到老百姓,後頭就甭想團結人心了。

於是,劉邦寫了一封帛書射入城中,信上說:「天下人受秦國暴政之苦已經太久了。父老們今天如果支持縣令(為秦帝國)守城,外頭的世界已群雄並起,遲早會屠滅沛縣。如果沛縣民眾一同誅殺縣令,選擇沛縣子弟中可擔任領袖的人,大家擁護他,以響應起義軍,則家室可以保全。如果不這樣,父子都將被屠殺,千萬不要做這種蠢事!」

沛縣父老見信,率領子弟一同攻殺縣令。沛縣一位公務車御者夏侯嬰以前每次送客回縣城時,常常會在泗水亭停留,跟劉邦聊天飲酒,兩人因此成為好友,這時他帶頭開城門迎接劉邦。

【覘】
《史記》中這一段,司馬遷文筆流暢,寫來自然。可是我們若往深層處想一下:蕭何、曹參是沛縣政府裡頭最有權力的兩個「吏」(上面只有縣令一「官」),一個管白道,一個管黑道,為什麼他倆會那麼推崇劉邦?甚至賭上身家性命追隨革命,在後來爭天下的過程中,不論安危始終如一?

還有那位開城門的夏侯嬰,前面提及他跟劉邦有交情。有一次,劉邦失手打傷了夏侯嬰,他居然作偽證掩護劉邦,結果自己被關了一年多,這根本是「兩肋插刀」了。而後來爭天下過程中,夏侯嬰即使已經封了侯爵,始終擔任「太僕」(相當於交通部長的職位)為劉邦駕車,包括被匈奴冒頓單于包圍在白登山那一次,也是夏侯嬰載著劉邦脫險。這已經不是江湖道義可以解釋,而是劉邦必有某種特殊氣質,讓人對他矢志不二。這一點不只表現在一干沛縣老兄弟身上,後來的張良、韓信、陳平、酈食其等也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