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1868年開始「明治維新」,到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之前,已經進入現代化國家之林,由於具有完備的後備動員法令與能力,因此當時只有7,063萬人口的日本,役齡男子卻高達1,693萬人,其中可供徵兵的人數約占役齡男子的56.2%,約1,000萬人。雖然戰前日本僅有17個常備師團──38萬人;預備役及後備役則高達161萬多人;另第1、2補充兵約為240多萬人,合計420萬人左右。在抗戰爆發後日本陸軍立刻增加到40個師團,總兵力擴增為100萬人,而每一個師團的裝備同等我們一個師裝備的3倍以上(如下表)。日本陸海軍的戰鬥機與轟炸機總數超過2,700架,同時已經具有自主設計生產飛機的能力,每年可以製造各式飛機高達1,580架,全國總計擁有各式飛機超過20,000架。海軍:兵力總數為127,000人,配備有近280萬噸兵船的海軍。當時日本已經有自製戰鬥艦艇的能力,每年造船能力為47萬噸。航空母艦至戰爭結束前有40艘,1937年開戰之初時有6艘航空母艦,總噸位超過110萬噸,為當時世界第三大海軍。
另外日本每年可以產製的--大口徑遠程火砲至少有740門以上、350輛坦克車、9,500輛汽車;而當時中國軍隊不但缺乏大口徑火砲、也沒有能力購買、當然更無法設計與製造各類坦克車與汽車(註七)。
以空間換取時間走出歷史的困境
綜合以上數據來看,當時中國根本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能與日本在戰場上進行對抗與較量,因此當時國府的最高戰略指導原則就是盡可能的以低姿態進行退讓,好爭取時間進行統一建設。但是假如日本侵略中國的最後關頭,一旦來臨,中國無論是否做好準備,都要與日本進行一場歷史的決戰,這戰爭一旦開打,就是一場全面與長期的戰爭,中國將利用國土廣大的優勢,將日本捲進中國的戰略空間之中,消耗日本的作戰資源。雖然日本可以設法在戰役中接二連三地擊敗中國,但是日本卻無法在整個戰爭中,使中國屈服(註八)。
因此在1932年的時候,蔣中正就說:「我們只要保住了雲貴川三省,我們就一定能夠爭取到抗戰的最後勝利。」1934年底,蔣中正派遣了以賀國光、康澤為首的「參謀團」、「軍事委員會別動隊」數千人的龐大幹部隊伍入川,整頓四川的政治、軍事(註九)。之後還親自飛抵四川,建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這一切便奠定了「建立抗戰後方基地」之基礎。隔年(1935年)7月4日,蔣中正更明確宣佈了他對於未來抗戰戰略路線之設想「對倭應以長江以南與平漢路以西地區為主要陣線,以洛陽、襄陽、荊州、宜昌、常德為最後陣線,而以四川、貴州、陝西三省為核心,甘肅、雲南為後方。」這就是他 「以南方為主線 」、「以西南為後方」的抗戰戰略方針(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