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本屆2016大選選情很冷,但是為什麼冷?每天公布大大小小的民調數據,可能是其中罪魁禍首之一。明明距離大選還有一段時間,但是每天都感覺在選舉,因為最常見的公布就是:如果明天就要選舉,您會投誰。數字有大小,就會有勝負,聽久了就覺得新鮮感盡失,好像民調已經幫我們選完了。
自從2014年九合一大選以來,坊間出現許多民調機構,以中立的政策研究或智庫為名發表民調結果,但平心而論,其中有多少數據是攸關民生經濟等重大公共政策的討論?即便有,媒體給報嗎?而這其中,又有多少主事者是真正中立,或出發點只是為了形成某種輿論而用民調來「帶風向」,我們不得而知。
聽民調的不準?!但大家總是愛聽
說不定您聽過周遭的人這麼告訴您:我也是想選誰誰誰,但他就是不會選上啊,我這一票不是浪費了?或者我想選某某某因為很多年輕人支持他,我支持年輕人!這些不都是民主時代中很弔詭的現象嗎。
民主,應該是人民傾聽自己心中的聲音,真正選賢與能,而不是被大大小小的民意調查牽著鼻子走。民調數字本身就有一種魔力,讓人以為自己掌握了選情、窺見了政局,要不然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民意調查中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而中選會還要規定選前十天不得公布民調。
如果民意調查是科學統計的一種,那麼實驗方法非常重要,若方法錯誤或有瑕疵,顯示出來的數據再好看,也不代表是真相。兩年前的九合一大選有縣市首長跌破民調公司與民眾的眼鏡而選上,四年前總統大選更有所謂中立、準確的單位預測失準。而且在人民普遍對政治人物喪失信心、甚至對政治冷感的情況下,接到電訪機構的詢問電話時,會不會拒答、或甚至乾脆不說真話,欺騙電訪員,這些都是問題。
不只問卷的設計、訪員的素質,在在影響著民調準確性,像是走溫和理性、務實改革作風的政黨如民國黨,吸引廣大的隱性支持者,更是不一定會在民調時表態。連台北市長柯P在接受電台媒體採訪時都表示,民國黨的民調是測不出來的。
民調易失準 流於人為操作
回到學理的分析上,幾個傳播學理論,值得在此刻被提出。首先是德國政治學家諾艾爾諾依曼的「沉默螺旋理論」,為「輿論」的形成提出一種解釋:因為害怕被社會孤立,公眾的行為會受到民意評估的影響,其結果就是說話大聲者會越大聲,小聲者越小聲。論者分析,每晚超過十萬人同時在線的批踢踢(PTT.CC)就是沉默螺旋理論最好的實例,甚至看一篇文章的前幾個回應就可決定該文章會被推或被噓。在媒體推波助瀾下,就容易產生西瓜偎大邊的社會現象,即使你不上網、或資訊取得來源較少,都會在心裡產生某種「感覺」--支持某某某等於很酷炫,或支持某某某等於不會選上。因為理論中同時提到,人們會把帶有自己傾向的感知與媒體過濾過的感知,加乘為一種整體判斷,並且認為這個判斷是來自於自己的思考和經驗,而人們通常會高估自己判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