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爭吵都沒有結論?你需要「著眼於未來」:《說理I+II》選摘(2)

2019-01-15 05:10

? 人氣

亞里斯多德認為,若要真正解決問題,必須著眼於未來選擇,才能找到共識,並解決問題。(取自PEXELS)

亞里斯多德認為,若要真正解決問題,必須著眼於未來選擇,才能找到共識,並解決問題。(取自PEXELS)

所有的論辯都可歸納為三個核心議題探討:責難(過去誰錯了)、價值(現在什麼是對)、選擇(未來該怎麼做),亞里斯多德認為,若要真正解決問題,必須著眼於未來選擇,才能找到共識,並解決問題。

控制言語的時間狀態

修辭的三大基本議題皆涉及時態(tense)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個人目標(你期望透過爭論得到什麼)和對方的目標(情緒、想法和行動)。在開始進行論辯前,請先問自己一個問題:辯論的議題是什麼?根據亞里斯多德的說法,所有論辯議題都可以歸納為三種: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責備(Blame)

價值觀(Values)

選擇(Choice)

任何一種涉及說服的論辯,都可以被歸類到此三類之下。

●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這個當然屬於責備。兇手是誰!

● 墮胎是否該合法化?價值觀。讓女性決定是否該結束自己體內新生命的權利,隱藏著哪些道德是非?
● 是否該在底特律設廠?選擇:建或不建,在底特律或不在底特律。
● 安潔莉納.裘莉和布萊德.彼特該不該分手?價值觀,但不一定是基於道德層面,而是你和對話者的價值觀。他們是不是完美到實在不應該分手?
● 辛普森到底有沒有殺人?責備。
● 要不要跳舞?選擇:跳,或不跳。

為什麼你需要在意每個問題應該被分配到哪個核心議題之下?因為當我們在錯誤的重點分類下爭論時,我們永遠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事實上,針對核心議題(責備、價值觀和選擇)我所給出的例子裡,隱藏著特定規則:責備問題涉及過去;價值觀問題屬於現在;選擇問題則和未來有關。

20190104-溝通 團體 對話 工作 同事(取自PEXELS)
所有論辯議題都可以歸納為三種:責備、價值觀、選擇。(取自PEXELS)

責備—過去的價值觀—現在的選擇—未來

當你發現爭論已經脫離原有軌道時,請試著改變時態。想要責備偷乳酪的小偷,就應該著眼於過去(過去式)。想讓某人相信墮胎是一個很可怕的罪行,請使專注於當下(現在式)。想停戰並度過寧靜的閱讀時光,放眼未來或許是較好的選擇(未來式)。

針對每一種時態設計出一種修辭模式的亞里斯多德,最喜歡談論未來。他認為著眼於過去的修辭,針對的是正義,也就是法庭上進行的司法爭論。亞里斯多德稱為「法庭性」修辭(forensic rhetoric),因其與法庭相關。

在看《法網遊龍》(Law & Order)和《犯罪現場》(CSI)時,你會發現多數對話都是都著眼於過去。這對警察和律師而言,非常有用。法庭性修辭有助於我們決定誰是兇手,而不是誰正在做這件事或誰即將做這件事。

當把對話的時態擺在當前此時,可以處理稱讚與責備,區分好壞,分辨不同團體間的差異或個體的差異。亞里斯多德稱這類時態的言語為「展示性」修辭(demonstrative rhetoric),於描述一個符合社會理想、或沒能達成此一目標的人。這也是畢業典禮演說、葬禮致詞和布道的共通語言。藉著頌揚著眾人的英雄,或貶斥社會的公敵,在某種程度上,此話語能給予人們原始部落般的歸屬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