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電是轉向捧小英,還是蓄意看衰民進黨執政?

2016-01-22 10:58

? 人氣

台電新的電力預測說廢核也不缺電引發爭議。圖為核四廠。(取自行政院)

台電新的電力預測說廢核也不缺電引發爭議。圖為核四廠。(取自行政院)

日前媒體報導台電改變對未來供電的預估,即使沒有核電,未來也不缺電,結果被罵成是向新政權「輸誠」。但台電則喊冤說是根據實際情況作修正,外界誤解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電從過去高喊缺電風險到今天的低調,確實是充滿著「看風向、政治正確」之味道;不過仔細看看,台電這份尚在修正而未公布的報告,其中的「微言大義」恐怕大於表面。

台電會挨罵,主要是過去都高喊完全廢核,未來限電、缺電難避免;大家對前經濟部長張家祝在核四封存時再三呼籲,如果核電廠如期除役,台灣到2017年備載容量就逐年下降,因此一定會缺電的說法記憶猶新。但新的報告則把原來預估2023年之後備載容量為負值(就是說百分之百的缺電,非限電不可了),改為備載容量猶有接近5%的正值,被詮釋成「即使廢核也不缺電」,台電因此被罵是向新的執政者表態,失去專業立場。

不過,仔細看內容,台電未必就是向新當權者表態,反而是「唱衰」未來當政者。因為新的電力供需是在更低的電力需求─換個角度說,就是更低的經濟成長率、更爛的經濟表現下作出的結果。

在產業結構與技術不變的情況下,電力需求與經濟成長是百分之百的正相關;以過去的數值來看,大概是經濟成長率為4%時,電力需求成長接近2%左右。當然,如果出口不振、經濟衰退、商業蕭條,占用電量一半以上的工業部門,就不必產能全開,其節省下來的電量遠比喊節電半天來得多。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08年與2009年,因為全球金融海嘯,台灣出口連續14個月衰退,單月最高衰退幅度達4成,讓電力需求大減,台電的備載容量(等於說是多出的電力供給)跳高到28%。

台電說對2023年的預估值會改變,主要是「因全民節電意識提高,加上去年及今年的經濟狀況欠佳,主計總處及相關預測機關都下修經濟成長率,基準平行下移後,用電成長也跟著下修。」

坦白說,「全民節電意識提高」這句話是看不出其依據,如果是指節電家電增加,那應該與政府的補貼獎勵有關;節電的成效好壞跟電價關係更直接,且有「邊際效益遞減」的特性。但在蔡英文選前就已篤定的說電價不調漲情況下,節電成效很難有太亮眼的成效,台電應該不會真寄望於此吧?

至於後者「下修經濟成長率」,則已確實發生。近幾年一般預測台灣「合理」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大概在3-4%之間,不過實際達成者未必如此。去年年初,主計總處預估台灣經濟成長率可達3.8%,之後一路下修,最後實際的數值大概在零成長率左右,最高估計值也不到1%。今年已出爐的預測值大概在2%左右,但因台灣對外出口仍處於兩位數衰退,回升速度緩慢,是否能達成猶有疑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